科学运动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2020-02-06 10:22中国体育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多数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中,但长时间居家很容易造成紧张、焦虑的情绪。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毛志雄教授,请他从科学运动缓解心理压力角度介绍了相关情况。

  公众在特殊时期出现心理、情绪上的焦虑是正常情况,可通过休息、体育锻炼、文娱活动、自我心态调整、心理咨询乃至心理治疗即可减轻或消失。毛志雄解释说:“想要缓解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上搞清楚,自己究竟因为什么焦虑,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焦虑还是物质条件不足焦虑?如果是能够控制和解决的问题,就积极主动去解决,如果是不可控、不确定因素,过分的担忧只能增加心理负担,只能把它放下。也就是说,无论面对任何问题,只要尽力了,自己做到最好就可以了。我们平时和运动员沟通也是这样,运动员往往也会因为训练、比赛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我们要求的就是管住自己能管住的事情,不要纠结管不住的事情,这是认识问题的首要方向和原则。”

  运动是较为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手段。对此,毛志雄介绍,聂卫平在围棋比赛的时候经常扇扇子,当然目的不是为了降温,而是通过小幅度的快速摆动动作,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从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角度讲,有目的、有计划、重复进行的锻炼或者身体活动、体育运动,对于焦虑及负面情绪确实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体育锻炼中与朋友、同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它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锻炼能够转移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从而使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短时间的下降。锻炼能够增加心脑血管的收缩性和渗透性,可使体温恒定,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锻炼有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β-内啡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BDNF)等物质;有助于身体分泌多巴胺、血清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均有助于产生欣快感,改善情绪。

  谈及适合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毛志雄表示,运动量最好维持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简单的衡量指标就是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比如30岁,就是220减去30,为190次/分钟)的65%—70%之间,每次运动时间在20—30分钟即可。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跑步机或功率自行车、杠铃或哑铃、瑞士球或弹力带等;太极、八段锦、瑜伽、健身操等;俯卧撑、立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也可以进行爬楼梯锻炼,但一定要戴口罩。运动原则是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安全有效(心率监控及遵医嘱)而不疲劳(疲劳会降低抵抗力)、不受伤。

  毛志雄说,良好的情绪来源于正确的认知和信心,为此在锻炼的同时,还要调整好心态:要密切关注并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比如戴口罩、洗手、居家不出,如遇意外情况应采取的正确行动等;忽略自己无法控制的事,如周边有无感染、新增病例数等。要多关注做好各项工作的过程,期待良好的结果。要多关注积极信息,少关注消极信息;朋友圈里聊天时,多聊好事,少聊坏事。一定要相信党和政府,按统一要求办,树立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冯蕾)

相关阅读

© 2003-2021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911003343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