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潜力 宁波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6-04 11:03宁波市体育局

  近年来,宁波体育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的近20%。连续举办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第七届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节和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大会。围绕城市国际化和“一带一路”试验区建设,办好宁波国际马拉松、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亚洲举重锦标赛、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等赛事及中国女排宁波北仑主场,着力打造“一区县(市)一品”赛事体系。

  政策不断加码。在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之后, 2016年1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6〕1号),作为对宁波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明确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2016-2025年)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2018年4月,宁波市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我市要建立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体育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部分给予单独明确。今年,应对疫情影响,帮扶体育企业,宁波市适时调整了产业的引导扶持方向,明确了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新型业态的具体扶持对象及标准,专门设立了疫情纾困类的申报项目。

  发展不断加速。据统计,目前宁波市进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机构名录库的体育机构共7778家,其中体育企业达5132家,个体户2646家。2016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319亿元,2018年503亿元。2016年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99亿元,2018年169亿元,2018年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21个百分点,超过全国0.4个百分点,对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的目标。同时,宁波建立了重点体育企业名录库,目前入库企业181家,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总值达283亿元。

  示范成效显著。全市各地以创建为抓手,主打体育元素,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融合度不断提升,推动体育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对经济的带动力不断加强。目前宁波市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宁海、北仑),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宁波国际赛场场),4个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单位(宁海县胡陈乡、宁海县深甽镇、海曙龙观乡、北仑春晓街道),4个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东钱湖、浙东第一尖、九龙湖、达蓬山),1条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10个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2家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示范企业,2家浙江省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2家主板上市企业(大丰实业、牧高笛)。2018年起,每年都向社会公布一批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已经在江北荪湖、鄞州横溪对外公布了两批国家登山健身步道20多条,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更是带动了步道经济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平台引资不断推进。2017-2019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既展示了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成就,又为体育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商品、服务和贸易平台,带动了体育消费。2019年赴深圳举办宁波体育的专场推介会,10个区县(市)共推出37个项目,突出户外运动、航空航海、水上、赛车、冰雪等绿色、新兴和时尚项目,初步达成意向合作项目资金170亿元。

  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全省率先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建立了产业资金项目库,至2019年市级入库项目总数达到178个,其中省级入库项目67个,几千万的产业资金带动了几十亿的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彩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网点数为1276家,2016-2019年总销售额为90.37亿元,市本级筹集公益金6.81亿元,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宁波市体育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总体上看,体育产业规模仍较小,在宁波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尚未充分发挥出新兴产业的潜力和优势;体育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依然较低;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体育市场尚不成熟,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观念有待引导,特别是公共场馆免费或低收费政策受众面过小,一方面让最优质的场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市场价值的体现,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随着运营成本不断提高,财政负担也不断加重;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亟待完善,高素质的体育产业人才匮乏等等。

  经历了疫情冲击,宁波市民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宁波将积极谋划,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体育消费。到2025年,宁波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体育服务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占比达30%,年均增长15%,争取成为国家体育消费首批试点城市。

  培育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培育一批长期落户宁波的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体现宁波特色的自主品牌体育赛事、社会体育赛事以及职业体育赛事。力争到2025年,全市每年举办50项全国级以上品牌体育赛事,形成2项国际顶级的品牌体育赛事、10项全国知名的品牌体育赛事和2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顶级职业体育俱乐部联赛主场赛事。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运营。提高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效能。通过创新机制,激发体育场馆活力。推广中体运动产业城模式,建设改造一批体育综合体。推进体育主题公园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成50个体育公园。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打造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水平。

  促进运动健身休闲。积极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每年培育1-2个省运动休闲小镇,3-5个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大力发展水上、航空、冰雪、山地户外、汽摩等运动休闲项目。

  加大体育教育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技能培训,大力推广“一人一技”体育技能培训,不断扩大体育人口,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3.2名。

  加速运动康复推广。加强体育科研,开展运动健康、运动医务、运动康复培训,普及健身、预防等知识;扩大国民体质监测范围,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4%以上;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及矫正;开设运动康复门诊,推广运动处方,开展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

  推进体育贸易发展。办好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打造体育用品贸易和消费平台。鼓励体育用品企业不断增强研发能力,开发智能装备,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互联网+体育”贸易渠道建设,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体育用品集散中心,推动传统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

相关阅读

© 2003-2021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911003343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