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10-13 09:12中国体育报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以下简称“健身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全民健康促进中的积极作用,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随着群众健身意识的逐步增强和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不足、不便问题愈发凸显,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亟需破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犹如及时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破解制约健身设施建设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努力破解健身设施建设中面临的规划、用地、审批、社会参与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健身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意见》的相关政策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编制行动计划。《意见》提出各地区要开展健身设施现状调查,摸清健身设施建设短板,结合相关规划,在《意见》发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以促进各地加快健身设施建设。

  二是创新供地方式。用地是建设健身设施的前提和基础。《意见》创新健身设施的供地方式,明确提出各地可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以租赁或先租后让方式向社会力量供地,健身设施建成开放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此举有望大幅减轻社会力量投资健身设施的前期资金压力,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意见》将室外健身设施纳入临时用地范围,提出鼓励社会力量申请利用尚未明确用途的城市空闲用地、储备建设用地或者已明确为文化体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块建设临时性室外健身设施,以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要。

  三是拓展用地来源。从各地健身设施建设的实践来看,其用地多是通过土地复合利用或与其他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上的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等途径使设施落地,并非独立体育用地。因此,非体育用地成为建设健身设施的主要用地或空间来源。《意见》明确提出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倡导复合用地等途径拓展健身设施建设用地来源。

  四是公开用地信息。社会力量有投资健身设施的意愿,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用地信息。为解决健身设施用地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此举将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健身设施提供准确的用地信息,进一步拓展用地来源。

  五是简化审批手续。健身设施尤其是群众身边的小型健身设施等并非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果按照建筑物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则审批流程、手续、时限过长,部分项目因用地等原因无法办理审批手续。为解决该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健身设施建设审批领域放管服改革,协调各地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务、园林、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简化、优化健身设施审批手续,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建设健身设施,可依法按照兼容用途、临时建设的方法进行管理。

  六是鼓励社会参与。社会力量是健身设施建设、运营的重要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意见》从多方面提出要完善社会力量投资健身设施的政策体系,保护社会力量合法权益,社会力量投资建成的健身设施,建成后5年内不得擅自改变其产权归属和功能用途,编制和推广政府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场馆示范合同文本,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设施运营,以促进健身设施高质量发展。

  《意见》政策措施具体、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相信随着《意见》的实施和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健身设施建设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将迎刃而解,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健身设施的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健身设施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快速、高质量发展,量质齐升,举步可就、丰富多样的“十五分钟健身圈”有望建成,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群众对于健身设施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大幅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得到不断满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陈元欣)

相关阅读

© 2003-2021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911003343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