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
在“2021中国(万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陈小华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问题的报告”为题,就自贸港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
“两步走”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
2024年12月31日前,海南岛实现全岛封关运作(简称封岛)。封岛之前,海南自贸港安排的是一套政策和制度体系;封岛后,海南自贸港实行的是一套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范围
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
海南岛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面积是3.39万平方公里,是香港的32倍,新加坡的49倍,迪拜的近9倍。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可以概括为:“3512工程”。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可以概括为:“三税五自由一有序两保障”。所谓的“三税”,即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所谓的“五自由”,就是服务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运输往来自由。“一有序”就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两保障”就是风险防控保障和法制保障。
所谓零关税,封岛前是离岛购物免税加上“一负三正”的商品清单零关税政策,比如体育器材加工制造企业自用的生产的设备,加工制造体育器材的一些原辅料均可免税,帆船、游艇等也实行零关税。
对于到海南发展的企业和个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个人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在海南举办的国家级展会境外展品在展期内进口和销售享受免税政策。
陈小华建议,在封岛前,将国家级的体育器材展会落户万宁,享受免税政策。海南封岛后,形成全岛零关税。即整个海南岛和体育产业所有进口商品,均为零关税。
海南岛封岛后实行简税制,即目前国内的征收税种有18类,但海南封岛后可能仅保留个位数。简化的税收制度,让投资海南的企业纳税更加简单和便利。对于国外企业家计划在国内进行投资的,海南的免税和低税政策具备十足的诱惑力。
很多地方,投资体育产业或者体育小镇或者其他项目,投资审批比较复杂,前置条件多。但,海南岛探索实行“标准制+承诺制+过程监管+失信严惩”的投资模式,会太太地降低投资的制度成本。
陈小华讲到,对企业来说,一般来讲,境外融资的额度是有条件和限制的。但在海南,境外融资的额度、时机、方式比较宽松。
再有,对于人才的引进和输入,很多国家享受免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把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吸引至海南。对于进驻海南的人才,判断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指标,根据市场给予的薪资标准来进行判断,再配套落户、住房、购车等政策。
他强调,“目前来说,全国人大为一个地方专门立法,就是香港、澳门,而海南自由贸易港是第三个”。
推动政策落地五步骤
落实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施工图纸”。有总体建设方案,有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书、责任状、路线图和时间表。
2.“施工工具”。围绕一项政策的落地,有清单、目录、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等文件来配套。
3.“施工场地”。政策落地的载体,主要是城市和产业园区,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重点区域的港口、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推动海上、海岸线、岛内三道防线进入了实战化状态。
4.“施工队伍”。海南省直单位、各市县、各产业园区、各企业等所有参与自贸港的人员各就各位,这两三年执行力有了很大提高。
5。“施工目标”。用好自贸港政策的巨大红利,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大企业好企业、国内国外人才,引进岛外投资消费需求,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