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赛事“井喷”,能否成为下一个马拉松?

2019-04-23 08:44互联网+体育

  文/ 棕旭

  从竞技项目到民间自行车赛事,中国正迸发着勃勃生机,承载着激情和梦想的自行车运动日渐成为大众健身的“宠儿”。如今,这一被冠以小众的自行车运动,正在以平均每天十场的比赛速度进行着。那么,自行车能否成为下一个马拉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城市,还是村庄,人人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傲。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自行车成为了奢侈品,也成为姑娘们出嫁时的必备嫁妆。

  时代更迭,汽车、高铁和飞机逐渐取代了自行车的位置。但它仍旧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2015年,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自行车开始以另一种形式回归,它已不再局限于出行代步,而是以一项竞技运动出现在大众身边。

  同样是2015年,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开始落地,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取消,“松绑”后的自行车运动赛事也随之迎来井喷,并呈现出“两头热”的态势:不仅国际性专业赛事扎堆举办,以业余选手和爱好者为参与主体的自行车赛事也“高温”不下。

  各种自行车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论是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太湖等国际性职业赛事,还是云南的格兰芬多、北京的士博途、上海的自行车联赛等业余民间赛事,甚至是各地政府体育局、旅游局举办的地区性赛事,数以千计的比赛让自行车焕发了新的生机。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单就2015年和2016年,业余赛事和群众赛事的数量均占到当年所有自行车赛事的80%以上。

  中国自行车赛事已经不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了,即便距离马拉松还有一段距离,但如果说还有哪项运动可以像马拉松一样席卷全国,那么自行车赛无疑是最佳答案。

  业界和资本给出这样的理由:作为世界三大有氧运动,跑步、自行车、游泳本身就拥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尽管游泳由于场地限制,落后于跑步和自行车,也没有影响铁人三项在世界范围内的持久不衰。

  数字说话

  他们的理由不无道理。尽管中国的注册自行车运动员仅有2000人,奥运会上自行车项目迄今只斩获1枚金牌,自行车竞技能力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自行车赛事的蓬勃发展和自行车人口的激增都昭示着一种潮流,一种让人想起马拉松的命运的潮流。

  根据行者大数据研究室联合中国自行车协会通过行者APP软件超过10亿公里的轨迹数据库、上万份用户调研问卷,以及全国多城市街头采访等,共同完成的《2017中国骑行运动大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2月1日,行者用户累计骑行里程已经超过10亿公里,2017年用户骑行总里程比上年增长接近50%。

  更为显著的是,自2015年以来,运动骑行人群呈现出稳定增长、蓄势待发的特点。自行车人口也从2015年的408万人,发展到2016年的850万人,再到2017年的1200万人。

  而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选手名单以及行者大数据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自行车运动骑行人数突破1500万人,全国各地每年举办的各类自行车职业赛、业余赛以及骑行活动,总量已超过3000场。

  2019年1月,美骑运动户外则从“用户基本情况”、“自行车存量”、“用户的消费预期”、“影响自行车消费的因素”4个部分,发布了2018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整体市场不再以硬尾山地车为主导,而是公路车、 山地车、电助力车等多车种繁荣共进。

  图片来源于美骑网

  其中,公路车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使得公路车细分领域的包括碟刹公路车、全地形公路车、单盘公路车等各个品类及技术广受关注,消费者在自行车运动方面的消费意愿仍在逐步提高,这对专业骑行器材装备及服务的供应商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而随着骑行用户群体逐渐的趋向年轻化,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消费者也在渴求创新、追求个性, 更容易接纳有亮点的新品和新营销手段。

  从用户的性别比例数据来看,中国自行车行业的用户群体依旧以男性为主导。女性占比为2.09%。而从用户的年龄上分析,30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68.05%,其中18-25岁年龄层的用户占到38.91%。用户的职业以学生占比最大,为33.85%。而在为了什么目的选择骑行的调查问卷中,“锻炼身体”排在首位,其次是多年的骑行习惯养成,最后是“减压”。值得关注的是,“参加比赛”只是小众需求,选择“骑游”的车友达到 42.86%。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用户拥有超过一辆自行车,拥有两辆自行车的用户占比41.77%。从数据中足以看出用户持续走高的骑行热情,一旦产生兴趣,将进行持续性的消费。

  在用户的消费预期中,有70%的受调查用户有换车打算,计划在1-3年内更换运动自行车的用户超过40%,购车预算介于8000-30000元。

  在影响自行车消费的因素方面,“质量与材质”依旧是消费者购买运动自行车产品时最看重的因素,紧随其后的是“售后服务”、“设计与色彩”、“品牌”、“配置”。

  图片来源于美骑网

  对比2016年-2018年的数据可见,产品的“质量与材质”始终是用户最重视的选项,其次是售后服务,这也表明用户对自行车看重的要素整体不变。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用户对“设计与色彩”的重视程度首次超过了“品牌”。

  另外在购买渠道方面,当前用户最主要的自行车购买渠道仍然是单品牌专卖店。

  基于上述数据,一些行业专家预测,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从2014年的162亿元暴涨至2025年的4200亿元,到2025年国内自行车运动人口最高可以达到全国人口的6%,即约8400万人,10年增长幅度大约为14倍。这些也给自行车行业以及广大从业人员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双轨制”改革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我国虽然是自行车大国,但目前运动自行车消费占全国自行车总消费的比例仅为6%,法国的这一数据是55%,英国则达到了62%。中国自行车运动人口仅1500万左右,只占总人口的1.1%,远低于法国的18%和美国的20%。

  好在中国的职业赛在国际化上马不停蹄:国际自行车赛事的赛道设计、车队级别、竞技水准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用来吸引高水平车队的高奖金也是重要因素,比如有着将近20年历史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设置了 100 万美元的总奖金额,比赛线路和风格细节都在力图与环法接轨。

  另外,丰富多彩的民间自行车赛事也逐渐脱离政府包办,开始走向市场,赛事推动了当地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和许多体育项目相比,自行车产业似乎更多是在体育文化和旅游上下功夫,海南的一座城市自行车人口可达 20% ,这就为促进赛事优化和产品消费打下了群众基础。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王建国曾表示,“自行车有其自身特点,视觉冲击力强,比赛的路线长,对一座城市的宣传时间持久。”

  单从赛事本身来看,自行车赛事的观赏性远高于马拉松。不过,如何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来,成为行业管理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刺激更多的自行车爱好者参与到运动竞技中来,2017年,中自协推出了“双轨制”,即在原来举国体制三级培养模式基础上打造新通道,让业余选手进入专业赛事、国家队选拔体系中;同时,国家队队员也可进入俱乐部,增加更多比赛机会和职业体验。

  2018年8月,《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赛事注册分级管理办法》发布,无论是专业队运动员,还是职业、业余选手,都将找到适合自己级别的赛事,获得积分,并随着参赛场次增加和积分提升,升级到更高级别赛事。

  “职业化是今后中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的趋势,但职业化离不开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做后盾。”王建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政策的利好,也让自行车制造商们嗅到了“金钱”的味道。他们甚至不再一味地面向专业运动队、运动员进行生产和销售,而是将营销策略进行巧妙地调整,慢慢开始瞄准业余赛事和骑行爱好者们。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就是一个例子。

  “瑞豹”的启示

  2014年10月,《2014年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报告》指出,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至97亿元人民币。在品牌数量方面,报告分析称,品牌增多加剧了市场竞争。尼古拉等国际知名品牌已基本进入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本土自行车企业开始转型,向运动自行车品牌发力。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旗下的瑞豹品牌作为本土自行车品牌的样本,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自行车爱好者的关注。

  2010年,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创立瑞豹自行车品牌,次年9月,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子公司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超过3亿元,专注于碳纤维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并将品牌命名为“瑞豹”。

  “公司自主研发瑞豹品牌的最初目标,就是希望能在奥运赛场上,出现国产的运动自行车。”瑞豹自行车北京直营店负责人小孔告诉笔者。

  据他透露,相比国外,集团公司自主研发自行车的起步时间虽然很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瑞豹品牌已经在专业领域小有名气,先后服务了奥运会、青奥会等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

  “尤其在里约奥运会山地越野赛的赛场上,一抹中国红打破沉寂,中国民族自行车品牌瑞豹首次伴随中国国家队征战里约。”

  事实上,过去8年中,瑞豹主要是为各省市专业队提供自行车器材,以及给国外知名品牌代工。

  “起初品牌不够响亮,瑞豹在成为国内某省队器材供应商后,一些队员对国产器材表示怀疑甚至产生抵触心理,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之后,队员们彻底打消了顾虑,纷纷向瑞豹竖起了大拇指。”小孔表示,这一点归功于瑞豹母公司泰山体育集团整体的科研实力。

  “拿碳架来说,现在国内运动自行车以碳为主,发达国家自称是T1000碳,对于中国采取技术封锁,中国只能用T700-800,但瑞豹可以弥补,在T800基础上,加入一些高强树脂,弥补T800和T1000的差距。”小孔表示,得益于技术与研发上的双重保证,瑞豹很快赢得了国家专业队、省队和市队的业务支持和认可。

  经过几年努力,瑞豹在专业业务板块上趋于平稳,2018年,瑞豹开始了两条腿走路。

  “在专业上,以中国队的名义去参加各种比赛的用车,我们会根据运动员的身高和臂长,做一些定制;在业余上,瑞豹推出了代步车,价格区间在2000-20000元,性价比很高。”小孔告诉笔者。

  据他透露,车架是瑞豹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技术产品,其核心是碳纤维技术,而配件则是以日本的禧玛诺为主。

  当问到瑞豹主要的销售途经有哪些时,小孔说,公司主要做B端,但北京、上海的各个直营店通常以C端用户为主。“以北京店为例,我们有自己的车队,每天都会参加到民间举办的各种自行车赛事,车队通过参赛,取得名次,从而赢得正面的品牌曝光。”除了比赛,瑞豹自行车队也会面向消费者组织各种骑行,包括公路和山地。“通过骑行,我们会为大家提供不同级别的技术指导,再通过感情培养,带领大家认识瑞豹,最后通过口碑相传,导入更多的消费者。”

  如今,不管是国内自行车专业赛事、民间赛事,还是各种骑行活动,毋庸置疑的是,自行车这项运动,已经受到国内上到政府、协会,下到企业、个人的广泛关注,观赏性和参与性正在稳步提高,有着14亿人口基数的中国,自行车运动成为下一个马拉松,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由“互联网+体育”微信公众号(ID:jipangtiyu)原创,经授权转载发布。原文标题:能否成为下一个马拉松?

相关阅读

© 2003-2023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