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踏青正当时 传统全民健身体育火热春天里

2017-04-10 09:39中国体育报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的情景,王维还感慨说,年轻人应该每天出去游玩,何必要等到清明节呢?如今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依旧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

  借着春风放风筝

  中国体育报记者 李雪颖 实习记者 顾 宁

  迎着温暖的春风,每个周末,9岁的轩轩都要缠着爷爷带他到户外放风筝。轩轩爷爷说:“春天很适合放风筝,气温慢慢回升,风也比较稳定。”

  轩轩正在上小学,学校的手工实践课上教他们用木棍和包装纸做简易风筝,告诉他们风筝的起源和传说。而且,老师教他们做风筝不需要用胶水固定,完全依靠尼龙绳,不用胶水就能将两样东西固定到一起,让孩子们感到很新鲜,做风筝时,还能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唐爷爷说:“我们第一次周末去运河公园放风筝才发现,很多像轩轩这么大的孩子在玩,也有我这么大年纪的人在放风筝。”唐爷爷说,因为轩轩现在年纪还小,又是男孩子,真正玩起来也很怕风筝线伤到他或是脚下没注意摔倒。“有一次,轩轩一定要自己收风筝,但是那天风有点大,最后一着急他直接用手去拉风筝线,一下子划出了一道血口子,之后他就记住了不能直接用手拉线,很危险。现在虽然知道不能用手直接碰线,但是一着急的时候还是记不住,所以一般在、风不是很大的时候,或是周围没有其他放飞的风筝的时候会让他自己拿着风筝放,以保证他的安全。轩轩慢慢也开始学着将风筝放起来,不再是像一开始一样傻傻的一直放,知道借着风的力量,有节奏地收放了。”

  唐爷爷和家里人都很高兴轩轩能喜欢放风筝,“家里人都很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周末一般就是待在家里了。现在他要出来玩,起码要两个人陪着,剩下的两个人再在家里也觉得无聊,于是大家就一起出来了,在外面聊聊天,绕着河边走走路锻炼身体也挺好的。”

  温馨提示

  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秽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让他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趣味盎然荡秋千

  中国体育报记者 季雪峰

  清明假期,家住西安市的张明去华阴市体验了一把秋千节。“没有想到秋千还有这么多的玩法。作为传承至今的民族文化瑰宝,不但有秋千飘飘荡荡的优美潇洒,还能锻炼身体,考验勇气。”

  “牌楼秋、线轮秋、天平秋、竹竿秋、辘辘秋……这些秋千名字,一听就会引发你的联想。这些造型各异,玩法新颖的秋千,一见就会吸引你去尝试。”张明说,在秋千园内,最受欢迎的是牌楼秋,外观豪华大气,荡起来老少皆宜,不少老太太虽然走起路来慢悠悠的,但是一踏上秋千,立刻精神抖擞。此外,线轮秋名如其形,就像古时妇女织布时吐线的线轮,一次可乘坐4人,启动时须人用力转动,待转起后,由惯性不停地上下翻转,很适合青少年玩耍。

  秋千除了这些娱乐性的玩法,还有惊险刺激,考验勇气和体力的玩法。“脚踏上去,双手抓稳,秋千荡起来,一切只是看似简单。”张明说,天平秋可以缓缓地荡,同时也是青壮年男性一试身手的好场所,近八米高的横杆,秋索也有近七米长,秋千荡起来是非常考验体力与勇气的,因此也叫它“好汉秋”。

  考验人体协调能力的竹竿秋,也是非常吸引人。张明说,“秋千下设一水池,池内注满清水,荡秋千时人从水池上掠过,影像倒映池水之中,别有一番情趣。但竹竿秋千不同于普通秋千,它的秋索就是竹竿,因此荡这个秋千必须掌握要领,得顺着惯性,在秋千摆动到池前方的一刹那间乘势跳下来,否则,只有落水的命运,或者等待摆动停止让别人用木勾,勾至池岸边,方能下来。”

  辘辘秋是用一根绳索,挂在横梁上的木制滑轮上,一端绑着秋千板,一端用手牵着。玩时双脚踩稳秋板,并将绳索置于身前,双手使劲拉动绳子。“这是非常锻炼人体力量和平衡的,必须掌握好身体重心,手脚配合不好就会摔个仰面朝天。”张明说。

  荡秋千流传至今,仍受人们的喜爱。清明时节,架起秋千,在空中飘来荡去,翩翩若飞,可以舒展心情,开阔视野,平衡身心,增大胆量,忘却烦恼。

  温馨提示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候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如今的秋千,在很多休闲场所都有,很多人也因为喜欢秋千,在家里放置秋千椅。实际上秋千是集观赏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

  春暖踏青正当时

  中国体育报记者 蒋亚明

  对于中国人来说,踏青是大多数人春日里最先想到的户外活动。在不同地方,踏青可以表述为春游、探春、寻春等多种形式,实际上都是在草木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赏绿,并进行各种户外游戏如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而每年的清明时节,对于地处华北地区的人们来说是踏青正当时,清明前后的半个月左右时间,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从漫长冬季中逐渐复苏的大地让人忍不住想在户外奔跑、呼吸。因此每年春天,踏青基本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参与的活动。

  每年的开春时节,北京丰台区城南嘉园小区的孙瑞都要带着家人去附近的郊野公园或远郊的植物园玩,今年的清明假期,他们去了北京植物园踏青。孙瑞说,早春时节没有比踏青更适合全家人的户外活动了,而选择一个较大的景区游玩,感受各种各样的春天气息,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清明前后是北京植物园最佳的赏花期,孙瑞一家在小长假第一天去的植物园,也赶上了今年的植物园桃花节,虽然园内人山人海难免有些拥挤,不过鲜花和美景更能吸引和打动人。北京植物园很大,对很多人来说走上一圈就是一场运动量不算小的锻炼,不过在观赏各种花卉、留影拍照间,很多人都忘却了疲惫。

  孙瑞说,现代意义上的“踏青”有了很多限制,例如有时景区、公园内的草坪并不是可以随意踩上去的,这难免让人觉得“踏青”有些不尽兴。大人还好控制,有时孩子见到绿地和草坪就想上去跑跑跳跳,阻止或不阻止都觉得不好。不过还好,北京植物园内有些草坪和绿地是可以踩上去的,园内也有大片的草坪可以露天野餐,这次他们一家三口就享受了树下野餐的乐趣。

  在赏花游玩的同时,孙瑞认为,踏青也是一项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户外活动。他笑着说,上小学4年级女儿平时不太爱运动,但像赏花观景这样的活动却常常让她流连忘返,“我们在游玩时也不时和她对对那些描写春日的古诗,也算是春日踏青的一个乐趣吧。”

  温馨提示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随时随地踢毽子

  中国体育报记者 王 灿

  家住北京的祁锟,今年五十有六,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传统体育运动,比如放风筝、抖空竹,而这其中最常参与的则莫过于踢毽子。

  祁锟说:“小时候的生活不如现在,可玩的东西不多,能有个毽子那就算得上是非常高级的玩具了。也许正是因为从小就参与这项运动,所以直到今天我还常常踢毽子。现在每年从清明节开始,我都会开始踢踢毽子,活动一下筋骨。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节,主要还是因为这时气温变暖,厚厚的冬衣逐渐脱去,便于进行踢毽子。而且,这时草木开始生长、空气清新,非常适合户外运动。”

  谈到踢毽子的好处,祁锟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踢毽子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而且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他说:“踢毽子看似只有下肢在运动,可由于踢毽子时有很多花样动作,需要保持身体平衡,所以对于全身肌体都能起到锻炼作用。踢毽子还可以改善下肢的力量以及关节的灵活程度,而且可以锻炼人们的反应能力,使人们的大脑得到锻炼。”

  踢毽子虽好,但是一些必要的事项还需要特别注意。对此,祁锟表示,踢毽子时一定要选择开阔且平坦的场地。其次,要挑选一双柔软的鞋子,以及一身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再有就是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腰部有伤的人不宜踢毽子。

  此外,对于如何踢好毽子,祁锟说:“有人曾总结,踢毽子要‘膝若轴,腰如绵,纵身猿,着地燕’。 我理解就是,踢毽子时全身的肌肉都要放松,身体要顺势自然摆动;跳起时,要如猿一般灵巧,落地时要像燕子一样轻盈,这样才能把毽子踢好。而大家在踢毽子时,要先从单脚练起,逐渐增加难度,不可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方能练好。”

  温馨提示

  踢毽子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据史料记载,踢毽子起源于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明代开始有踢毽比赛,清代达到鼎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踢毽子更是得到了大力的扶植,除了成立“中国毽球协会”,还制定了相关运动规则,组织开展相关体育赛事和培训工作。

  踢出假日好心情

  中国体育报记者 李雪颖

  “放假的时候最开心了。我最喜欢踢球,假期里能和爸爸、和朋友们一起踢一场比赛最开心了。”7岁的吴廷之从小就在十分热爱足球的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踢球。吴廷之的父亲吴炜是忠实的北京国安队球迷。国安的比赛,他几乎场场不落。只要不出差、不加班,国安的主场他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去现场支持自己的球队。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吴炜发现儿子同样对足球很热爱,他便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对足球的爱好。吴炜还带着儿子去看过两次国安的比赛。

  “踢球是一项特别好的运动,能够释放压力。和朋友们一起奔跑、打配合、最终成功破门,那种喜悦难以形容。太爽了!”吴炜说。清明小长假期间,吴炜和朋友们约了一场球。这场球很特别,有人提议带上孩子,于是便上演了一场亲子足球赛。吴廷之手舞足蹈地告诉记者:“特别有意思。有的小朋友比我大挺多,踢得比我好,有的很小,我就让着他们。爸爸踢得比我好,他还进球了,特别棒。”吴炜已经成功晋升为儿子的偶像。

  吴炜说,孩子现在还小,正是培养爱好特长的时候。“我很喜欢运动,也了解体育带给人的好处,我不想孩子每天窝在家里,希望儿子能够成为积极、阳光、正能量、有担当的男子汉。趁着假期带着他一起和我的朋友们,还有他的同龄人一起踢球,是一次特别好的经历。他是独生子,所以能够让他通过踢足球的方式找到玩伴,不感到寂寞,同时也能够学会合作,一举多得。”

  “虽然现代足球外国人踢得好,但是古时候的蹴鞠是咱老祖宗的游戏。假以时日,我儿子这一代一定能振兴中国足球。”吴炜笑着说。

  温馨提示

  蹴鞠就是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唐宋时期最为繁荣,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相关阅读

© 2003-2021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911003343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