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社区运动节
体育也能“赶大集”赛事活动到身边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全民健身的社会基层“细胞”。2019年,四川成都发布了《成都市开展社区体育运动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启动首届社区运动节,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社区级系列群众赛事活动。活动覆盖全市3000余个社区,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运动节、社区运动会、社区嘉年华”等赛事活动4000余场次,累计参与活动超过2000万人次。
基于社区群众对健身的需要,活动设置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体育文化互动体验、体质监测科学健身和周末集市等活动,深受社区居民喜爱,充分展现了体育运动强健市民体魄、增进邻里交流、培育健身经济的积极作用。
社区运动节活动现场不仅会设置大运会进社区访谈、社区体育竞技比赛、体育互动体验、大运会及社区科学健身展示咨询互动、周末创意集市等活动,还会从空间和内容上进行融合,让社区体育运动更加新潮、时尚。例如,活动会把文体创意产品进行展示售卖,让社区居民重温传统“赶集”,创新培育社区经济新方式。
据了解,成都市创新开展社区体育运动分为五大板块。一是广泛开展“社区运动节”活动。充分调动社区自主自创性,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居民健身习惯、社区治理特色、社区体育设施条件,定期举办家庭体育、亲子体育、趣味体育、科学健身知识宣传等富涵“体育+”理念的社区运动节。二是积极构建三级社区体育活动体系。秉持“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理念,创新健身活动理念,转变活动组织方式,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健身场地设施、天府绿道,逐步构建“社区初选、街道预决、区县总决”的三级体育活动体系,实现全市社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庆、年年有主题”。三是常年举办社区体育互动体验活动。充分凸显社区运动会体育项目设置的趣味性、参与性,广泛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体育互动体验、感受体育锻炼魅力。四是专题开展“大运会进社区”讲堂活动。沉入基层、深入市民,积极走访听取社区居民意见,组织“大运会社区讲堂”“大运宣讲大篷车”“大运宣讲嘉年华”等主题活动。五是创新开展“体育+”周末创意市集活动。充分结合双休日、节庆等时间节点,策划一系列富涵“嘉年华”形式的“周末文体创意市集活动”,并将此作为彰显社区文化软实力,培育周末经济、社区经济新动能的创新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社区体育节还推出了“互联网+”智慧社区体育系统,多点布局安装二代智能健身器材,在多个社区内打造“智慧社区?科学健身”示范点,以满足周边社区3至80岁所有年龄段人群在不同时段的健身需求。社区居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实现健身强度实时知晓、运动数据及时获取、身体机能自我检测。
据介绍,成都社区体育节让居民们亲身体验了体育赛事活动魅力,从而发挥出体育在打造社区品牌、创建宜居社区,助力城市和谐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功能。
北京门头沟大峪村“1+5”趣味运动会
打造邻里运动新风尚
为丰富村、社区居民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增强居民幸福生活指数,推动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北京门头沟大峪地区持续开展了以“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为主题的运动会,通过全民健身,增进邻里之间的友谊与和谐,用一个个运动项目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培养居民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大峪村是门头沟区第一批城镇化发展试点改革村。随着城镇化发展、棚户区改造,大峪村2154户集体组织回迁上楼,并分别成立了五个社区居委会,从而形成了大峪地区一个村委会、五个居委会的格局。在这种“1+5”的格局下,大峪村积极发挥体育的集聚功能,以“体”为媒,提升村居发展活力。
自2016年来,为进一步丰富居民业余体育文化生活,营造邻里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大峪村搭建了融洽邻里关系交流互动的平台,第一次组织开展“1+5”村、社区趣味运动会。运动会分别设置双人夹球跑、团体传球、团体跳绳、踢毽、投球五个比赛项目,这些项目趣味性强,老少皆宜,每年约有500余人参加运动会。大家纷纷表示,参与运动会非常开心,既锻炼身体,又为不常见面的老街坊、老邻居创造了见面的机会。几位大爷大妈说,现在住了楼房,往日的老邻居分到了不同的社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这下村里又把大家聚到了一起,感到特别高兴。大家以为分了楼房,村委会就没有了,这下村里把大家召集起来参加趣味运动会,大家感受到了关怀和归属。
据介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村通过举办社区运动会,带动辖区居民群众一起比赛、一起加油、一起欢笑,在互动中沟通情感、增进了解,让邻里关系更加紧密,也让社区生活更加和谐。居民们锻炼了身体,收获了快乐。
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大峪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体育的身影。为更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大峪村充分发挥“1+5”联动作用,号召全体居民参与创城,在滨河公园开展了以趣味运动、文明宣传、歌舞表演集一体的运动会,通过参加活动的居民口口相传,创建文明城区的信息像电流一般,迅速传入大峪地区2154个家庭里,传入大峪地区万人的耳朵里。
此外,大峪村还腾退出一片集体土地,修复党群活动中心、村史馆,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2020年至今,大峪村通过申请和自筹,修建了以专业级别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为主的体育中心,打造出了一个立体式“党群活动+体育”综合体。
安徽淮北宋疃镇趣味社区运动会
体育成为幸福生活的底色
为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和谐关系,安徽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在和村社区举办了“快乐健身 你我行动”主题社区趣味运动会,此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以互动性、娱乐性、安全性为主,设置有滚球进门、套圈、托球跑等项目,吸引了来自社区的40余名群众参与了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愉悦了人们的身心,锻炼了身体,同时促进了邻里交流、增进了邻里关系,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夏日清晨的微风伴着和煦的阳光,令人心旷神怡。清晨一早,社区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始,“哎呀!哎呀!球掉了,赶紧捡起来!”在托球跑项目现场,参赛选手们一边稳稳地托住乒乓球,一边健步向终点跑去。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选手球拍上的球,同时为选手们加油鼓劲,此项活动十分考验参赛选手的专注力和全身的协调性,经过三轮比拼,来自赵圩组的魏恒胜赢得了托球跑项目的第一名。
“平时都在忙自己家的事,很少有时间跟周边邻居一起交流,今天借着村里举办的运动会,大家一起玩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邻里感情,感谢村里办的这个运动会。”获得了滚球进门第一名的村民陈翠兰既激动又开心地说。在活动中,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拼尽全力、各显神通,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赛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经过一个小时的角逐,运动会圆满结束,工作人员为获奖选手发放了奖品。
据介绍,社区趣味运动会只是宋疃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宋疃镇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科学指导健身方式、完善健身设施配套等举措,提高群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营造了活力健康、拼搏向上的良好氛围。展现宋疃镇群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全镇居民科学健身素养和健康水平。
安徽天长市社区运动会
增强社区凝聚力 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健康、和谐、幸福、快乐”为宗旨的安徽天长市第二届社区运动会在当地全民健身中心举行。此次社区运动会精心设置了趣味体育项目,以便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共同参与,让更多人在赛场上找到存在感、在参与中增强获得感。
在社区运动会举办前期,当地对活动进行了宣传动员,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各社区的公众号、社区微信群、宣传栏等进行持续广泛的宣传,发挥基层群众性组织的宣传教育动员的优势,让居民更加了解开展社区运动会的意义,引导更多居民加入健身行列,帮助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运动会项目设置上,包含了踢毽子、十字象限跳、一分钟俯卧撑、搬石头过河、跳绳、闭眼单脚站立等趣味项目,而滚铁环、打陀螺等传统游戏让人感觉回到童年,风火轮滚圈和同心击鼓项目则考验了人们的配合默契程度,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共同参与。在社区运动会上,大家一起竞争、一起欢呼,在互动中沟通情感、增进了解,邻里关系因此更加紧密,社区生活也因此更加和谐。
在参与度上,社区运动会采取社区组织和全民参与的形式,所有身体健康,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各年龄段的社区居民均可根据要求报名参赛。报名工作由社区组织实施,居民可以在社区登记。社区还邀请了具有一定体育专长的居民积极参加社区运动会,带动周边群众积极报名参赛,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比赛组织上,此次社区运动会将专业化与群众性相结合,选调专业裁判人员参与比赛组织,充分利用当地新全民健身中心专业场馆,精心举办了一届家门口的、群众性的运动会,这也是天水市新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后首次接待的大型活动。
赛事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社区运动会是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回应,是进一步深化民有所呼、我有所行的重要举措,是把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当作推动居民群众加强交流、促进沟通、增进友谊的桥梁。举办社区运动会不仅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事,也是天长市增强居民身体素质、加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水平和居民群众生活质量、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群众、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具体举措。
本报记者 轧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