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健身气功师资培训班举办 培养魅力民间大使

2017-02-21 09:48中国体育报

  健身气功这个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生方法,不仅在国内得到了数以百万的拥趸,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地民众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自2006年启动的境外推广工作,已派出团组254个,1177人次,赴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个城市,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推广5777场次,直接培训人员20余万人次。健身气功已传播到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习练人口超过200万人。同时,健身气功进入联合国总部、欧盟总部和多所世界知名院校,纳入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法国、中国与新加坡,以及中国与欧盟等政府和组织的高层交流机制。在短短十年里,健身气功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运动项目。

  在这其中,健身气功援外教练员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一个个民间文化使者传播着中国源远流长、光辉璀璨的文化。为培养健身气功援外师资人才,自2007年起,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连续举办六期全国援外教练员培训班,共培训560余人次。今年,培训班升级为健身气功师资资格培训班,于2月13日至17日在河北廊坊国际健身气功·七修学院举办。

  升级后的培训班不仅延续了以往邀请专家授课的模式,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墨生、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杨柏龙和天真国际书院校长邢启林围绕健身气功、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等内容进行授课,并在每天早晨进行健身气功功法技术和站桩等基础练习,还创新性地加入了学员主题宣讲环节。每位学员以“健身气功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20分钟现场授课,内容围绕健身气功理论或功法技术教学。这一环节的设置为学员们提供了交流展示、相互学习的平台,同样也是一次“考核”。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将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特点和擅长领域,“因才外派”,实现人尽其才,不断提升外派教学工作的水平。

  相互切磋 共同提高

  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50所国内高校、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教师以及健身气功精英参加培训,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8个健身气功组织负责人前来听课,总学员人数达60人。这里面有多次参与援外教学的“老人”,也有第一次参加援外教练员培训班的新人。每名学员都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第一次同行展示,虽然没有明说‘比武’,可大家真是‘磨刀霍霍’。”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教授王震很感慨。他说,这是一次创新的培训班、一次检验水平的培训班、一次收获感动的培训班。专家们的主题讲座内容深刻,直指人心。嘉宾讲演各有特色,诙谐幽默。海外推广者们则从实践出发,道出了健身气功海外推广的细节问题。主题宣讲环节,大家从文化、教学、体悟等不同层面把健身气功诠释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无论是演说的形式、PPT的制作,还是才艺的展示、英语问答都非常有特色。

  云南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干部杨俊是第一次参加援外教练员培训班,从未参与过外派教学工作的他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杨俊说,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和实践从国学、科研、海外教学、外事工作等方面分享了对健身气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作为云南首位参加健身气功援外师资资格培训班的学员,他主要是向各位老师虚心学习,取经问道,其次是借此机会宣传介绍云南健身气功开展情况。从其他老师身上他学到了健身气功援外教练员应明确自己时时处处代表着中国形象,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做到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用真诚的心和甜美的微笑去传播健身气功和传统文化。

  已经完成20多次健身气功海外教学任务的王震分享说,援外教练员的功法技艺要精湛,要精益求精,要用传统文化全方面武装自己,同时亟须掌握有关健身气功教学的英语表达。

  提升水平 做独具魅力的民间大使

  “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授课及交流互动,搭建学员们互帮互助的学习平台,全面提升健身气功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优化健身气功对外教学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模式,更好地进行健身气功对外推广普及。”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说,当前,健身气功作为有效的防未病健身手段,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发展形势大好。然而,目前援外教练员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健身气功师资力量尚需不断充实。健身气功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德才兼备、技术与外语水平双优的教练员凤毛麟角,援外教练员水平亟待提升。语言能力在海外教学中非常重要,这也是目前援外教练员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援外教练员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项目、对中国文化、对自身的自信。与此同时,工作作风也要不断加强。

  常建平同时提出了要求与希望。他说,援外教练员要有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不断加强学习,精益求精,做一专多能的职业健身气功良师。要熟悉精通国家政策,做独具魅力的民间大使。

相关阅读

© 2003-2023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