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飞行学员班是与中国民航大学联合办学,具有“双学籍”身份的班级。除清华大学外,航大还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起初,航空体育课是由驻队干部带领完成,2013年,清华大学体育部主动与航天航空学院联系,提出承担航空体育课程,并针对课程需要成立了教师团队。课程负责人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能训练大纲》中的科目及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及考核要求等。飞行学员班大一至大三在清华学习,三个年级间的授课内容既统一又有差别,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航大近几次抽检中,清华飞行学员班在纪律表现、团队精神、测试成绩等方面始终名列前茅。截至2021年,清华大学与航大联合培养飞行学员10年,其间,清华飞行学员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学员以作风顽强、成绩优良、成飞率高,获得航大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及各部队的高度评价。
教授航空体育课程的团队由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他们责任心强,在教学和训练上付出了大量心血,始终把育人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师们教学方法得当、效果突出,每学期学生的评教成绩均保持在前5%。授课中,他们将“三位一体、立德树人”贯彻始终,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航空体育课程融合,积极探索和挖掘航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军人的家国情怀,为塑造有志气、有豪气、有灵气、有锐气和有勇气的王牌飞行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课程基本情况
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打牢了学生的身体基础。通过科学、系统、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军事体能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初步具备了飞行事业所需的基本身体机能。在教学中,学生在基础体能训练之余,还掌握了很多运动技能,进而令他们的课后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各项训练的基本方法。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能训练大纲》为依据,做到三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既统一又不同。统一完成的有耐力、速度、上下肢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等。一年级除打好各方面基础外,运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教学的重点,另外还要学习一套武术套路。二年级继续巩固各方面的能力,以全面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开设游泳课和健美课。三年级是学生们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在巩固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区别对待,为今后的飞行训练做好储备。针对春、秋季学期天气的特点,在着装上也有统一要求,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与此同时在培养军人意识,军人精神上也收获很大。评价方式参照《军事体能训练大纲》并根据课程的要求进行,同时结合清华体育课程的特点项目和标准。评价方式以阶段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在百分制的基础上,再分成若干小项考核。教学中鼓励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最终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从而提高各方面的成绩。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能训练大纲》中的科目及标准,建立常规性训练,紧贴未来空天作战需求,提升飞行学员耐力、抗载荷能力、协调性等,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航空体育课程主要目标是面向未来空天战场飞行人才的要求进行培养,首先培养飞行员班学生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其次具备驾驶先进战机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培养军人素养,磨炼品质及锤炼军人血性等方面贯彻课程的始终。课中,三个年级统一做到课程的军事化管理,并明显区别于普通体育课。从集合整队、课上训练、物品摆放,以及课中的令行禁止等,都贴近军校的管理模式,也强化了飞行学员的军人素质。在大强度训练中,学生在咬牙坚持中锤炼意志;在协调性、反应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判断时机、果断出击的勇敢;专项训练、跳箱练习克服心理上的畏惧……为学生军事飞行生涯所需的果敢、无畏、冷静等品质培养打下基础。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飞行学员班学生的“双学籍”,注定要以军人的标准和清华的要求进行培养,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只有做到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课中,首先做到“二个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其次是“四个做到”,做到令行禁止、做到刻苦训练、做到互帮互助、做到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
在文化氛围方面,激发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深入感受清华的体育氛围、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意识。近年来,飞行学员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马约翰杯等院校级、市级体育赛事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航空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在清华树立了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展现了飞行学员班学生良好的体能水平和精神面貌。同时,该班学生利用课程所学,积极组织“一道杠领跑”等活动,推动了清华学生体育事业的发展。他们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平衡好了学习与训练节奏。除了紧张的训练,航体也为学生们创造放松的机会,安排篮球、足球、台球等各类体育活动,还有校体育社团交流活动,让他们在保证训练的同时,从体育中发现乐趣,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身心平衡。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能训练大纲》的实用技能训练和要求,在教学项目设置上进一步优化,为更好地与部队训练接轨。一些专业项目的训练,定期聘请专项的老师指导,进行方法讲解、错误动作纠正等。近年来,又增加了女飞行学生的招生与训练,使航空体育的训练内容更加丰富,拓展训练方式也更加多样,但对于她们体能训练的研究与探索还需进一步加强。
该课程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以视频多媒体课件为主,PPT、文字教材作为配套教学的文本,供学生在课上练习和课后参考。视频课件作为主体内容,主要包括热身活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放松整理等。通过标准的示范动作,技术讲解,并配以文字介绍,方便学生课内外学习。
四、课程思政建设
航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课程与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航空体育课程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并深入发掘航空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资源。航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情况,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入手,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要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将价值理念及高标准的精神追求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有机融合。教师团队以身作则,从身教、言教两个方面带动与引导,使飞行学员班的学生们以军人和清华人的标准践行“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与此同时,该班的学生处处弘扬正能量,在普通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守纪律、守规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目前,飞行学员班的训练已成为清华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因为飞行学员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所以在课上老师对他们要求更为严格。通过教学,教师们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融入军事训练,学生们对勇于拼搏、不怕吃苦、团结协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保家卫国和家国情怀的意识。还有,飞行学员班学生运动量较大,教师会经常提醒他们如何科学饮食和调整休息。在力量训练和球类比赛中,也经常会与其他学生同场竞技,更好地同大家和谐相处。航空体育的耐力素质练习是艰苦的,教师们会紧密结合教学大纲特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磨炼意志,改善耐力素质练习的枯燥氛围,培养学生坚毅、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每堂耐力训练课上,大家保持好队形争取不掉队,队长带领学生们喊着统一的口号鼓舞士气,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凝聚力。大家在体能下降时,喊出的整齐响亮的口号响彻在操场上空,令人振奋。
五、结语
航空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在清华大学树立了典型,起到了良好的课程思想政治示范作用。飞行学员班的学生在普通体育课中的表现也得到其他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他们向清华师生展现了飞行学员班学生良好的体能水平与精神面貌。他们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深刻感受了清华的体育氛围、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树立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意识,也推动了清华学生体育事业的发展。2021年“航空体育”课程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称号,获得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称号,团队所有教师均获得课程思想政治示范教师称号。
(本文作者/ 清华大学体育部 马勇志 赵 青 郭慧珍 张继东 董 刚 张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