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10-21 16:28广州市体育局

  为加快推进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体育名城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依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三五”期间,广州紧紧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强化政府引导,统筹推进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稳步发展,世界体育名城建设稳步推进。

  (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群众体育欣欣向荣。全市体育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790万。注重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形成层级合理、多元均衡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足球场地建设取得突破,现有1669块足球场。将全民健身纳入市、区两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工作财政资金投入得到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逐步形成了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机制。成立中共广州市群众体育行业委员会,强化对全市体育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引导全市776家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遍布城乡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成为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举办主体。优化提升“群体通”功能服务,平台社会效益不断扩大。建有健身指导服务机构479家,为市民群众提供体质测试、运动健身指导等服务。

  竞技体育实力增强。广州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省运会以及国际国内单项比赛中共获5项奥运冠军、113项世界冠军、69项亚洲冠军、536项全国冠军、1815项省冠军。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0个、省体育单项后备人才重点基地16个,向上级输送运动员236名,涌现出陈艾森、刘诗雯、樊振东、刘婷婷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成功举办广州市第十七届青少年运动会,每年举办33项市青少年锦标赛、近20项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以及青少年俱乐部比赛,创办市青少年U系列比赛。打造训练、科研、医务保障和文化学习相结合的科学训练机制。实施省运会教练员全员竞聘上岗,制定教练员梯队建设计划,强化老教练员“传帮带”机制。开展“品牌教练员”建设,体操等9个项目试行总教练负责制,落实教练员绩效奖励和职称评审相关政策。

  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广州马拉松赛连续3年获评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连续5年获评中国田协金牌赛事。承办世界三人篮球锦标赛、金砖国家运动会、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广州赛区),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连续4年落户广州。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国际攀联中国攀岩公开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等越办越好,承办亚冠、中超、CBA和足协杯等职业主场赛事,提供一流服务保障,广州职业足球3次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各区办赛形成“一区一品牌”赛事格局。黄埔马拉松赛、海珠九球国际公开赛、天河国际垂直马拉松赛、花都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增城中国攀岩联赛等赛事各具特色,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广州南沙站)等赛事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交流合作。

  体育产业稳步提升。全市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体育彩票销售超215亿元。2020年,全市体育产业规模为1980.62亿元,实现增加值465.66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9%。体育服务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均保持快速增长,体育产业辐射范围广、关联度高等特点日益凸显,体育与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引进职业篮球俱乐部,落实职业俱乐部扶持奖励政策,支持职业体育发展。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自2018年起连续5年落户广州。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投入运营,成功举办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活动。成功创建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4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二)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体育发展开拓新局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通过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广东、香港、澳门将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有利于打造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二是国家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体育发展提供新动力。“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实施,培养青少年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培育青少年的体育精神、良好品德,成为教育、体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三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体育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助力体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体育+”为体育发展注入新动能。以数据共享、资源共通、方法共用、人才共育等为主要途径的体育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为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新优势。五是信息化智能化为体育发展提供技术新引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满足体育参与者的个性需求,促使智慧体育成为体育发展的新领域。

  “十三五”时期广州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体育设施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体教融合机制有待深化,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还需逐步完善,体育服务消费动力不强、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体育行业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超大城市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东、广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以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导,夯实群众体育基础,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实现体育产业创新,办好体育赛事,升级体育场馆,弘扬体育文化,加强体育行风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体育名城建设,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体育力量。

  (二)基本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着力办好体育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体育工作评价标准,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在运动健身中的幸福感。

  突出改革创新。将改革创新作为广州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理顺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适应超大城市体育治理需要,汇集体育发展合力,激发各类主体活力,不断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形成广州体育新发展格局。

  协调均衡发展。推动“体育+”深度融合,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体育均衡发展,增强体育工作整体性和协同性,促进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赛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交流。充分发挥体育对外交流功能,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积极举办国际赛事,全面提升广州体育国际影响力,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交流,积极推动合办体育赛事、深化合作交流。

  (三)主要目标。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市民群众科学健身素养全面提升,运动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优质多元,群众体育品牌活动深入人心。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壮大,专业化、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全民健身设施更加完善,配置更加合理,运动健身环境持续改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不低于0.9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低于860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低于2.5名。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5%。

  青少年体育:形成体教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5%以上,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保持全省领先,青少年体育素养、身心健康水平普遍提升。建成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建成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校、学校、社会体育组织“三大阵地”育人作用发挥明显,全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达到350所以上,每个区不少于15所,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350家以上。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具活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形成广州特色项目布局,训练基地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品牌项目、品牌运动员、品牌教练员工程成效明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和国际国内单项比赛中成绩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省运会上确保精神文明和竞赛成绩名列前茅。冰雪运动推广取得成效,新设项目成绩取得突破,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

  体育赛事:合力办好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落户广州的品牌赛事、职业体育赛事品质稳步提升,广州在国际体育领域影响力持续扩大。积极申办并引进新的国际高端体育赛事落户广州。广泛开展常态化、高品质国际体育赛事交流活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赛事监管和风险防范,明晰赛事组织方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促进赛事参与主体多元化,赛事组织运营市场化,赛场行为规范化。

  体育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体育产业链机制,推动体育与文商旅创居医融合。重点发展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研发制造业,打造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体育企业。发挥越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效应,助推从化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冰雪、路跑、游艇、帆船等产业。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实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增加值超过600亿元;体育彩票销售总额超过230亿元,筹集公益金超过55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争创全民运动健身名城,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品质。

  强化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政策支撑。全面落实《广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修订完善《广州市社会力量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城乡健身公共服务模式。结合“云山珠水”生态格局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类型多样、普惠性强的城乡健身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10分钟体育圈”更加亲民便民、“农村10里体育圈”更加适应群众健身需求。

  建设布局合理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摸清广州健身设施建设底数,印发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计划”。高质高效推动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场馆群等综合性大型场馆升级改造。发挥二沙岛体育公园智能化提升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和微改造契机,以“绣花功夫”推进社区健身设施建设改造。合理利用城市预留地、高架桥底、地铁上盖、房屋天台等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健身设施。加快广州碧道建设,打造健身休闲空间。全市新建或改建10个体育公园,每个区改造或建设20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加强对已建成设施的规范管理和运营。

  优化便民利民的体育惠民服务。持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继续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依托“群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体育场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社会优惠开放。着眼体育场馆运动环境优化,推进体育场馆品质化发展,强化绩效考核,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效率,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全民健身需要。鼓励公共体育场馆与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探索建立多元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打造优质多元的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统筹整合市长杯、体育节、户外运动节、传统体育项目、社会力量品牌项目等赛事资源,打造群众性赛事活动新品牌—“羊城运动汇”。发挥各区区位优势和社会组织行业优势,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继续开展和优化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品牌活动。着力推广体现广州特色的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打造展示广州全民健身运动成效的群众体育嘉年华,提升传统全民健身品牌凝聚力。广泛开展球类、棋类、健身操类等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大力发展攀岩、露营等时尚户外休闲运动项目。

  壮大充满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加强群众体育行业党建,分类分项推动体育协会党组织建设。发挥市级体育社会组织示范作用,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健全评估机制,重点扶持一批运行良好、积极作为的基层体育组织。推动体育社会组织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专业人才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体育健身指导、市民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指导体育社会组织完善组织人员架构,吸纳社会各界热心体育事业人士担任领导职务,鼓励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到体育社会组织任职,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运作水平。

  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推动体卫融合,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体质监测健身指导网络,建立运动处方数据库,培养运动医生和康复师。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达标测试活动,将相关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推荐范围。积极推广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线上、居家健身锻炼新方法。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鼓励就近依托健身站点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壮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优秀运动员深入社区,带动市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二)构建体教融合发展名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印发实施《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发挥体育和教育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体教融合新格局。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中小学阶段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鼓励学校发展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每天在校进行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每周开展中等强度以上体育锻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制定广州市青少年体育赛事管理办法,规划、发布、组织、管理青少年体育赛事;统一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参赛资格、年龄组别和竞赛办法,建立统一规范的注册平台和注册办法;按照国家认证标准,共同评定在校学生运动水平等级。完善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竞赛制度,建立各项目积分选拔办法。建立以青少年锦标赛为年度最高水平比赛,由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组成的竞赛体系,促进竞技水平提高。建立青少年体育竞赛备战参赛机制,教育、体育部门统筹推进市属体育训练单位、市优秀运动队、区级体校与普通学校合作共建,共同培养品学兼优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统筹组织备战全省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建立联合选拔组队、加强训练管理、配置备战资源的模式。

  构筑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全面加强体校、学校、社会体育组织“三大阵地”建设,形成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落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加强区级业余体校建设。教育部门按照就近原则统筹安排体校在训学生的入学、升学,在保障文化学习任务前提下灵活安排课程,保障相对充足的训练时间。不断完善区级业余体校办学水平评估办法,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办学评估。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实验学校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制定体育特长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印发实施《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扶持管理办法》,激发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人才的积极性。各级体育部门把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体育组织建设纳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各类学校、社会体育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鼓励学校组建体育兴趣小组、体育俱乐部,开展冬夏令营、周末营等活动,开展学生体育技能培训或面向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活动。鼓励街道(社区)少工委、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志愿服务。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广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体系,每两年开展一次评定,作为俱乐部进校园的准入参考,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有序发展。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市、区公共体育场馆落实惠民开放政策,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三)建设冠军培育发展名城,提高体育核心竞争力。

  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推动各运动项目协调发展,继续扩大重点项目的优势。根据省运会所设项目,确立18—20个重点项目。坚持优势优投,走“精兵强将”之路,塑造品牌项目。抓好田径、游泳2个基础大项,足球、篮球2个集体项目,羽毛球、乒乓球2个小球项目;巩固体操、射击、自行车、武术等优势项目,发展攀岩、花样滑冰等10个新开设项目。坚持开放办体育,形成多元化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构建立体多元训练网络。进一步巩固以市属训练基地为龙头,各区业余体校、市属体育场馆业余体校为基础,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业余训练网络。着力加强训练基地建设,推进广州(增城)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广州市射击射箭中心、广州市国家级羽毛球训练基地落地,提升新周期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质量。

  建设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队伍。以向上级输送苗子为重点,以塑造品牌运动员为导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向上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以塑造品牌教练员为导向,全面强化教练员队伍管理,实行评聘分开,加强梯队建设,重视岗位培训,优化绩效奖励办法,培养领军人物。支持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体工队)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机制,加强体育人才教育培训,建设冠军落户广州发展创业平台。

  打造训科医学一体化训练体系。坚持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科学训练,积极提高,全方位加强训练管理,统筹体育科技资源,打造以训练为主导、科研为支撑、医务为保障、学习为基础的“训科医学”四位一体科学训练体系。建设广州市训练竞赛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竞技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加注重科学选材,不断完善竞赛运动员年龄组别设置,为各层次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加强对竞技体育关键技战术环节的攻关,切实解决制约竞技项目发展的瓶颈问题。扶持重点项目,做好国家队、省队集训运动员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掌握广州运动员参赛动态信息。

  深化广州足球改革发展。加快广州足球工作改革步伐,以入选“十四五”期间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为契机,研究制定《广州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完善城市足球管理机制,构建群众足球氛围浓郁、足球场地遍布城乡、校园足球健康有序、足球人才层出不穷、职业足球稳步发展、足球消费成熟健康新格局。积极推动广州市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专业足球场建设,不断适应广州足球发展需要。构建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组织、职业足球俱乐部等相结合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机制,用好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有关政策,打造足球后备人才培育高地。根据中国足球改革进程,协调推进广州职业足球健康发展。提高广州市足球协会行业治理能力,加强行业自律、行风整肃,促进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投入等多种方式支持足球改革发展。

  (四)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名城,扩大城市影响力。

  丰富品牌赛事体系。充分发挥广州大型体育场馆优势,争取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标志性仪式和更多群众体育组、竞技体育组赛事在广州举办。积极申办和引进更具影响力、更高品质的国际高端体育赛事。优化提升现有体育赛事组织,全面提升赛事质量、品牌形象和辐射影响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格高、影响大、市场前景好的职业体育赛事和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积极争取申办国际花样滑冰赛事。举办、培育群众喜爱、关注度高的全国体育赛事和自主品牌体育赛事。继续推进“一区一品牌”赛事建设,鼓励各区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推出特色鲜明的体育赛事。形成项目丰富、运作成熟的赛事体系,营造良好赛事氛围。

  提升重大赛事品质。对标国际知名赛事,高标准办好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赛等国际体育赛事。协助办好足球中超联赛和CBA篮球联赛主场比赛。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将世界田联接力赛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田径盛会;促进广州马拉松赛与各业态融合,提升赛事服务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优质马拉松赛事;以一流的场地保障、组织服务和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继续办好并申办新周期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广泛邀请国内外龙舟队伍参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举办系列推广活动;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各项赛事影响力和传播力。

  完善赛事服务和监管体系。贯彻落实《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加强体育赛事管理,落实赛事审批和备案,推进赛事分级分类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市、区体育行政部门赛事全覆盖监管体系,实现赛前、赛中、赛后全链条监管。搭建体育赛事信息登记平台,拓展体育赛事计划收集和公开渠道。强化体育赛事赛风赛纪,加强行业指导、培训和服务,开展体育赛事综合效益评估,引导赛事组织方不断提升赛事品质。加强对体育赛事的风险防范,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促进体育赛事赛场行为规范。

  (五)创建国际体育消费名城,激发经济新动能。

  推动体育与健身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落实《广州市体育与健身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领传统体育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级转型,激发体育用品的基础支撑力。建立体育赛事活动“一站式”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策划、组织、运行、保障、服务能力,凸显竞赛表演的核心推动力。大力实施老场馆焕发新活力计划,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提升场馆运营的服务集聚力,推动体育与健身产业链成为全市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促进体育消费潜力释放。鼓励广州4A级以上景区有机融合自然环境与体育运动,因地制宜设立体育休闲项目,带动体育旅游消费升级。指导体育经营单位创新形式、丰富供给,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引导形成与区域经济相融相通、具有较强带动辐射功能的体育消费商圈。发放体育消费券,探索促进体育消费的多种措施手段。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在线健身等新业态,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消费新空间。扩大体育彩票销售,推动体彩市场稳中有升,建设负责任、可信赖、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

  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和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大力支持体育企业、体育项目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吸引国际知名体育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广州,培育一批骨干体育企业,推动各类体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鼓励广州体育企业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施品牌输出、管理输出。

  营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保障体育用地,构建体育场馆设施体系。坚持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打造体育产业服务平台,提升政策引导、用地保障、金融支持、行业推广能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市区联动,结合各区政策、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精准发力,统筹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突出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六)共建湾区体育交流名城,助推人文湾区建设。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机制。按照《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拓展大湾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交流活动,研究发起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体育联盟,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大湾区体育资源共享开放,着力增加高品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形成大湾区优质体育生活圈。推动“群体通”信息服务功能与“穗好办”APP互联互通,接入“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平台。拓展“群体通”应用范围和区域,积极向大湾区城市推广,提升跨地域体育便民服务,更好地发挥平台社会效益,努力将其打造为“立足广州、服务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促进粤港澳三地青年体育交流交融,增强体育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广州体育文化软实力。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赛事活动交流。加强与大湾区城市间的群众体育交流,重点举办传统体育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对接香港、澳门和省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广州现有场馆设施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和体育赛事交流合作。鼓励广州职业体育俱乐部与大湾区城市开展战略合作,促进职业体育人才双向交流,共同开发体育产业资源和项目,共同挖掘赛事市场。充分发挥广州基础优势,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到广州建设(共建)体育训练基地、联合培养运动员和教练员,推动竞技项目优势互补。积极推动穗港马产业落地落实,努力构建穗港赛马产业经济圈,支持香港赛马会继续建设提升从化马场,支持香港赛马会在从化举办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深化国内外马术运动合作,推动建立岭南马产业发展高地。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聚集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位优势,推动广州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北部地区森林、山地、河流资源,引导陆上运动训练、攀岩、漂流、登山等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鼓励兴办户外极限运动俱乐部、主题性极限运动公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户外极限运动聚集地。利用南沙滨海和水乡资源,促进游艇、帆船、高尔夫、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海钓、滑翔、轮滑等休闲产业发展,发挥高尔夫球会、游艇会的带动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滨海运动休闲聚集地。

  (七)培育体育文化发展名城,形成良好体育氛围。

  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做好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珍贵遗产的征集、保护和展示工作,优化升级圣火广场,打造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场所。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发挥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深入挖掘提炼冠军文化,精心打造“冠军文化”品牌,切实发挥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引领带动效应。加强对沙面体育俱乐部、海角红楼游泳场、越秀山体育场、天河体育中心等场馆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整理,传承体育文化记忆,加强场馆文化宣传。

  提升体育传播力度。抓住广州举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活动机遇,策划报道亮点,讲好体育故事,传递体育正能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文化推广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体育文化精品创作,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体现时代特征、体育内涵、广州特色,开发具有广州体育特色的体育文创产品。提升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水平,鼓励体育传媒跨界发展,编纂体育系列丛书,开展体育摄影、体育动漫、体育收藏等展示和评选活动,提升广州体育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度。

  丰富体育文化内容。大力加强岭南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和推广,鼓励开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和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注重打造运动项目文化,形成以岭南体育文化为特征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符号。广泛开展广州体育冠军、体育明星、体育运动队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运动成绩的广州体育明星。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推广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引领。高度重视世界体育名城建设,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压实“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管行业与管党建相统一,加强体育行业党组织建设,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举办、组队参加重要体育赛事活动,充分发挥临时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严格监督执纪,不断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

  (二)加强行风建设。印发实施《广州市体育竞赛赛风赛纪管理办法》,完善体育行业监管机制,确保体育行业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构建体育行业良好环境。全面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引导体育社会组织自律自警、体育企业规范经营、体育行业健康发展,营造体育行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全面组织体育从业者、体育赛事参与者进行体育道德教育培训,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参赛观、胜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赛场行为规范,整肃不正之风。加大体育赛事活动违规违纪监控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坚决处理。

  (三)加强保障支撑。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支持体育发展的资金扶持、土地利用、人才引进等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体育用地需求。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加强资金保障,健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育发展。加强人才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各类体育人才队伍扩大规模、优化结构。选派优秀体育专业人才参与国际体育交流,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培养体育人才。

  (四)加强依法治体。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科学决策,加强制度引领,不断提升体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律素质和能力,将依法行政理念贯穿于体育日常工作当中。深化体育发展及相关领域改革,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场馆开放等监管,不断优化服务,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加强规划实施,有效衔接国家和省体育发展规划,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规划实施效果,保障和推进本规划的顺利实施。

  附表:体育发展指标表

  附表

体育发展指标表

相关阅读

© 2003-2023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