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中国(万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万宁举办。大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万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万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华奥星空承办。
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杨雪鸫以“补齐短板 强化弱项 努力夯实“十四五”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五大幸福产业”和“六大消费领域”的重要内容
“在刚刚举办的2021年中国体育产业峰会上,李颖川副局长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产业规模实现新的跨越,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新的进展、产业主题激发了新活力。”
三个“市”面
1、“市长”层面。“十三五”以来,各级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不少省市、地市都建立了政府领导牵头、各部门参与的体育产业工作机制。
2、“市场”层面。投融资金额成爆发式的增长,据统计在“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领域共发生融资案例667起,融资金额达618.9亿元,较“十二五”期间的融资额增长462.6%,融资数量和金额增速明显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
3、“市民”层面。“十三五”以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大幅增加,体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到37.2%。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1春节期间体育健身带动体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4%。
“十四五”时期体育旅游补短板的工作思路
1、补齐发展政策短板。
加强与公安部门协调,推动体育赛事活动审批程序简化、便捷化;
推动体育器材装备的公路、铁路、水运、民航便利化运输;
密切与林草局沟通,选取一些自然保护地开展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试点。
2、补齐场地设施短板。
鼓励利用工业厂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等空间建设改造体育设施;
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建设休闲健身区;
配合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
3、补齐品牌建设短板。
打造一批具有原创性、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IP;
鼓励和引导各地持续培育体育服务综合体;
继续开展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会同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4、补齐市场主体短板。
打造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
5、补齐发展基础短板。
强化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推进体育标准化工作,加强体育标准的制修订;
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开展体育消费专项调查。
支持和推动海南体育产业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港的建设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配合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研制配套政策。
2、加大规划支持力度。将海南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纳入“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3、加大指导支持力度。研制出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支持海南推进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建设。
4、加大设施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版工程。
5、加大示范支持力度。支持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示范推广、加快体育旅游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迈向了体育旅游的新时代,新时代就应有新气象、新使命和新作为。让业绩凝聚共识,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好“三市”的作用,努力实现体育旅游深入融合、扎实推动体育产业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