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站上千亿港元 安踏董事局主席概括发展经验

2018-01-15 09:36新华网

  新华网体育厦门1月14日电(记者丁峰 陈艳妮)“2016年中国14亿人口平均7个人有一双运动鞋,而美国市场是3亿人口每人一双运动鞋。再看冰雪产业,未来4年预计会有3亿国人上冰雪。我们坚信中国体育行业潜力巨大。”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13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上信心满满地表示。

  丁世忠介绍,2016年安踏营收133亿元,2018年伊始公司市值成功突破千亿港元,目前在全球同行业排名第三。上市10年来,安踏累计纳税超100亿元,2016年纳税超过20个亿,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

  中国体育品牌如何更好走向国际市场?丁世忠用“变革”、“创新”、“国际格局”三个关键词概括安踏发展经验。

  关于“变革”,丁世忠认为,消费者是迫使企业实行变革的根本动力,体育企业要做消费者喜欢的“对”的商品,满足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商品。新时代,消费者运动观念大幅提升,运动市场回归专业,运动项目也不断增多;消费者的购物场景已逐渐从街铺转向购物中心、高端百货和电商,线上与线下零售融合趋势明显。2017年“双11”一天,安踏贡献了7亿元的线上销售额,实现同比66%的增长;而线下门店也顺势融合,实现了30%的增长。在新零售时代,企业需要有“新商业模式”,要能创造新渠道结构的“新格局”。

  关于“创新”,丁世忠表示,安踏一直注重加大核心科技的自主研发,2005年创立首个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2016年与国家代表队和顶尖体育明星合作,将运动科技研发实力提升至世界水平。2017年,安踏自主研发设计的汤姆森KT3 篮球鞋,全球限量99 双,每双售价999元,在北京、上海、广州发售,消费者排队抢购,不到3个小时全部售罄;同时,KT3在美国试销,每双卖到100多美元。未来,安踏将运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MINI 流水线,智能化设备将推动集团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关于“全球化”,丁世忠强调,安踏力争从团队、供应商、战略咨询等方面加速全球化步伐。目前安踏的员工来自美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管团队中拥有国际背景的人员比例超过22%。安踏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设计中心,调动全球资源强化公司的设计研发。另外,安踏目前已经与杜邦、巴斯夫、陶氏等国际一流供应商合作创新面料,并聘请科尔尼、麦肯锡、IBM、SAP等国际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如今,安踏以50.58%的毛利率超越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巨头,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企业。而就在几年前,国内运动鞋服市场出现需求断崖下滑,体育用品企业爆发了全行业的库存危机,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严重亏损,安踏、李宁、匹克、361°等纷纷迎来关店潮。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家宏教授在接受新华网体育采访时表示:“安踏能获得骄人业绩,除了企业强大的内生动力外,也恰逢中国体育产业迎来最佳的外部发展环境,内外环境的合力,标志着中国体育商品正在向世界顶尖品牌冲刺。以安踏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肯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引领世界体育产业潮流。”

  版权信息:新华网体育拥有以上所有资料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在显著位置明确注明来源并用于非商业传播的,可以转载。未按照规范转载者,新华网体育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 2003-2021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