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足球 不梅州

2023-12-15 20:04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随着2023年基层足球工作交流活动在梅城落下帷幕,“足球之乡”梅州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让广大社会足球工作者、爱好者领略梅州足球的风采。

  梅州为广东省辖地级市,1988年设立,位于广东的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土地面积1.58万平方千米。梅州市现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22年末,户籍人口539.35万人,常住人口385.8万人。梅州市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梅州是全国重点侨乡、港澳台同胞重要祖籍地,祖籍梅州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00多万。201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落成。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

叶剑英纪念园和故居

  梅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东亚文化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将军之乡、长寿之乡、金柚之乡、温泉之乡、客家菜之乡、平安之乡。梅州市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广东绿色崛起先行区和文化旅游特色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2022年,梅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8.21亿元,比上年增长0.5%。

  1956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地区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地区“足球之乡”称号。此时在梅城的带动下,足球运动蓬勃发展。1988年设立梅州市后,足球之乡就指“梅州市”。20世纪80年代,梅州涌现出曾雪麟、蔡锦标、池明华、杨宁、王惠良、郭亿军、伍文兵、张小文、谢育新、李雪峰、黄德保、吴育华、李玉展、邓雪昌、谢栋、吴伟英、李小兰等一批男女足国脚、省脚,开启了梅州球员占据广东足球半壁江山的时代,梅州足球的技战术打法也成为中国南派足球的代表之一。当时足球界还流传着“北有大连、南有梅州”的说法。梅州现有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男足中超)、梅州五华足球俱乐部(女足中超)两支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全国罕见的同时拥有一支男足中超和一支女足中超的城市。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

足球之乡: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

  1873年,西方传教士边得志、毕安在五华县元坑教会创办中书院,教学生踢足球,开创中国内地现代足球运动之先河,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已历经整整150年的风雨历程。150年来,现代足球的种子在梅州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硕果。梅州五华人、一代球王李惠堂驰骋球场25载,曾任亚洲人在国际足联的最高职位——国际足联副主席。20世纪初,在梅州的城乡阡陌,到处可见踢球的场景,足球运动已在球乡蓬勃发展。可以说,梅州现代足球150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彰显着球乡不忘初心、薪火传承的生动实践,为后来获得“足球之乡”等美誉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中国内地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距离元坑遗址约50公里的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里,有一座“联庆楼”,那是世界球王李惠堂旧居。少年的李惠堂热爱足球,把柚子当球踢,对着狗洞练习射门,成了他儿时的成长记忆。1923年,李惠堂首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年轻的他在比赛中初露锋芒,帮助中国队夺得锦标。此后,他又帮助中国队在1925年、1930年、1934年三度夺冠。“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成为上世纪30年代流传的佳话。1965年,李惠堂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9年,李惠堂与贝利等五位国际球星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五华元坑遗址

  20世纪初,梅州地区的足球运动蓬勃发展,五华的元坑、锡坑,梅县县城以及松口、丙村、西阳等地,民间足球运动非常活跃。但是,现代足球引入中国内地尚属新生事物,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未能形成统一的规则,这直接影响到足球运动更广泛地开展。1914年,瑞士人万保全成为梅县乐育中学新一任校长,1917年,万保全发起组织了由乐育中学、梅州中学、东山中学、广益中学四所中学参加的梅县历史上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为了让足球运动逐步走向规范化,万保全组织成立了梅县中学足球联合会,并起草制订了《梅县中学足球联合会临时简章》。《简章》对联合会的宗旨、代表会成员组成、比赛时间地点、赛场规则、裁判员和运动员的权利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带动了梅县各类足球比赛的蓬勃开展和规范运行,促进了足球运动的普及,对梅县初期的足球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随着足球运动的盛行,梅县渐渐出现足球团体。

李惠堂故居“联庆楼”

  1929年,梅县强民足球队成立,后又扩为强民体育会,至今已走过了90多个春秋。体育会除了组织、训练强民足球队,并在丙村、松口等乡镇设分会,在梅县县城按街道发动群众组织足球队,推广足球运动。随后,社会足球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如“岭东足球队”“梅西足球队”“育强足球队”“梅风足球队”等。在足球团体的推动下,梅州足球从学校走向社会,根植在这方足球热土上。在20世纪20年代,足球运动在梅县已经蔚然成风,踢球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生活常态。在梅江区西阳镇,历经近百年岁月风雨的郁卿黄公祠显得有点斑驳苍老,祠内绘有众多精美壁画,其中一幅独具特色,绘着一位运动着装的少年盘腿而坐,怀抱一个足球。这幅壁画成为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在梅州蓬勃开展的历史见证,它也是迄今为止在梅州发现的年代最久的足球题材绘画作品。西阳镇双黄村、莆田村,三角镇湾下村等地的客家民居建筑中,都发现有不少足球题材的壁画,这些都足以证明足球已经深深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心。

  从元坑“出发”到足球运动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对着狗洞练习射门到田间地头踢足球;从世界球王诞生到众多国脚涌现;从各类足球比赛蓬勃开展到足球元素壁画走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梅州现代足球150年的发展历程,是梅州足球人坚守初心,传承和发扬草根足球、人民足球、群众足球,以及泥巴地里踢出来的足球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犹如流淌在身体里的独特血液,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梅州足球人不忘初心、薪火传承,为球乡足球运动培根铸魂、为梅州足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

深耕青训:为足球事业注入新活力

  入冬后的梅州天气早晚微凉,但放眼全市各地大大小小的绿茵场,依然是一片火热的运动场景。梅州的青少年在足球场上尽情飞奔、挥洒汗水,收获健康、收获快乐。梅州对于校园足球特别重视,全市共有足球特色学校748所,参与足球活动的学生25万人,约占中小学总数的40%以上。从综合数据来看,梅州足球的发展走在正确道路上。足球人才是可遇不可求,需要天赋加持,梅州足球按照正常的规律推进,坚信一口吃不成胖子。不断地普及,不断地筛选,终究会培养出高水平的球员。在这些踢球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从小受家长的影响来踢球的,也有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来踢球的,大家因为足球聚在一起,也为各自的梦想而努力。

  从青少年足球发展,到人才培养输送,梅州持续不断为足球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梅州拥有青训中心、校园足球、市县体校、职业足球、社会俱乐部“五个层面”的青训体系。青训是梅州足球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梅州全面推动足球青苗青训“双青工程”,完善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级别联赛竞赛体系,有力推动各级足球青训梯队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世界客商大会的影响力,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足球文化交流,展示足球之乡和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形象,擦亮梅州城市品牌,梅州市在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举行2023“宪梓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此次邀请赛由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广东省体育局支持,梅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梅州市体育局、梅县区人民政府、五华县人民政府承办。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来自香港、澳门、山东、苏州、成都、重庆、广西、福建、江西、梅州等地的12支青少年足球队在梅县区曾宪梓体育场和五华县横陂足球小镇进行20多场精彩和激烈角逐。邀请赛除了举行足球比赛,主办方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让受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足球队伍全方位了解梅州、宣传推介梅州,助力擦亮梅州足球之乡和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名片。

2023“宪梓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比赛现场

  梅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梅州打造国家、省、市、县等各级竞赛体系,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有机会去参与这些比赛。县里面好的往市里面送,市里面好的往省里面送,省里面好的往国家里面送,现在完善这个体系就是把整个面扩大,让更多人有机会,让我们的选材组去选拔。通过发展校园足球,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足球,爱上足球,也为梅州的青少年足球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通过举办2023“宪梓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展现梅州足球的文化、展现足球的精神,提供与全国各地高水平队伍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大家都得到锻炼提高。同时,也宣传推介梅州,助力擦亮梅州足球之乡和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名片。

2023 年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中职组)总决赛暨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高中年龄段U16-U18 组(广东省赛区)比赛在梅州五华县举办

  2018年,教育部批准梅州市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19年,教育部批准梅州市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是广东省唯一拥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满天星”训练营的地级市。2023年11月27日,《梅州市校园足球发展促进条例(草案)》经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为贯彻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实现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梅州人大官网和《梅州日报》刊发《梅州市校园足球发展促进条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求意见。《条例》共计34条,分为总则、教育与普及、发展与提高、保障促进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适用于本区域内校园足球工作的统筹规划、发展促进和监督管理等活动,在宣传引导、幼儿启蒙、学校责任、家长支持、学生参与、球队和竞赛体系、成长通道、文化建设、场地和师资保障等方面力求创新。目前,全国还未有一部以足球运动为主题的法规,梅州作为“足球之乡”,校园足球工作底蕴深厚,开展校园足球立法,是对校园足球过去卓有成效工作的一次提炼总结,是对校园足球创新发展模式的一次探索尝试,也是对校园足球打造新时代发展样板的一次创新实验,将为梅州擦亮“足球之乡”金字招牌和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提供先行先试的示范。

  球王争霸:一场草根足球的欢乐盛宴

  11月30日,随着佛山双城队捧起冠军奖杯,为期四个月的2023广东梅州五人足球争霸赛(球王争霸赛)落下帷幕。四个月的时间里,球王争霸赛先后来到五华县、兴宁市、平远县和梅县区,32支参赛球队在球场上“过招”,精彩、刺激、热闹与感动并存,让喜爱足球的观众大饱眼福、过足了瘾。

  赛事期间,球迷的热情最让人难忘,他们无惧大雨和酷暑,早早地来到球场“抢占”有利位置观赛。每站比赛,球场四周都围满了看球的观众,他们中有五六岁的孩子,也有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也许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并不懂足球,但从他们此起彼伏的加油助威声里,他们尽情抒发对足球毫不掩饰的热爱。此次争霸赛,参赛球员都来自基层,在场上是球员,在场下就是隐入尘烟的普通人。

五华县郭田镇举办球王争霸赛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医务工作者、外卖小哥、快递员、个体商户、大学生等,他们为了各自的足球梦想,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挥洒汗水。虽然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也没有教练的专业指导,但只要队友喊一声,换件衣服便一起奔赴一场球赛。凌空抽射、中圈吊射、连过数人,内马尔的招牌动作彩虹过人……各种精彩的世界波和招式不时出现。

  每当球员踢出一记好球,现场观众山呼海啸,啦啦队锣鼓喧天增长士气,自媒体主播们热情地介绍现场情况,解说员激情澎湃的讲解与众多球迷的欢呼声相互交织。热烈的氛围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草根足球的魅力在此尽显。值得一提的是,赛事组委会还积极搭建“舞台”,组织当地乡村文艺队、学校艺术团表演队等,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展示客家山歌、杯花舞、客家大锣鼓、客家竹板等客家民俗文艺表演。

龙岩恒冠与广东霞乐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激烈拼抢

  在朴实至简的赛场中,现代足球与传统文化共舞,演绎出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逆转取胜、绝杀、绝平、点球大战力克对手……本次比赛贡献了多场精彩的较量,跌宕起伏的比赛看得现场球迷直呼过瘾,不到最后一刻仍不知道谁会获胜。在安流安联对阵中大口腔的比赛中,仅剩5分钟比赛时间,安流安联仍1∶2落后,但球迷们仍未放弃,加油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安流安联球员在全场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中,在最后时刻连进两球,上演绝杀逆转好戏,成功晋级半决赛。当终场哨声响起后,现场爆发如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安流安联的小球迷更是扬旗绕场两周庆祝球队获胜。

  无论是球员、球迷还是表演者,他们都从球王争霸赛中收获了一份难忘的记忆和感动。球王争霸赛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这让大众看到了草根足球的热情和潜力,也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梅州市的社会足球赛事体系已经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区域全覆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民皆足球、全年赛不停”成为城市足球一大特色。打造省级以上的足球精品赛事,如:“客家杯”一带一路国家足球邀请赛、“宪梓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打造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系统足球交流精品赛事,如:教育、政法公安、电信等部门举办的交流赛或单位系统比赛等;三是打造群众行足球赛事活动,如:五人足球争霸赛、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组织梅江区城北镇、五华县横陂镇“村超”足球联赛,这些赛事活动进一步激活了社会足球、草根足球,扩大了足球人口,助力全民健康,促进人才培养。

发展规划:梅州足球十年磨一剑

  2022年8月29日,梅州市体育局印发《梅州足球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旨在打造新时代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梅州样板,提出要全力推动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和梅州足球特区建设工作,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高地,建设足球发展体制创新的试验田、足球人才输出的丰产田、足球产业融合的示范田,探索新时代梅州足球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梅州样板。《规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远景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提升梅州足球水平,分三阶段逐步理顺梅州足球发展体制机制,2021年至2023年为夯基础阶段,2024年至2026年为促提升阶段,2027年至2030年为固成果阶段。

  《规划》明确九个方面的目标任务:

  一是提质增效,提升足球场地运营和开放水平。建设60个足球小公园,提升改造100个以上足球场,提高足球场地运营管理水平,提升足球场地利用率。争取到2030年全市各类足球场地空间布局合理,场地质量不断提升,管理运营能力显著提高。具备开放条件的校园足球场地数量力争达到全市足球场总数的80%以上。

  二是培养兴趣,实施育苗工程。扩大足球特色学校总量,优化校园足球教学内容与改进教学方式,完善保障与激励措施,让更多学生热爱和参与足球运动。到2030年,全市60%的学校创建成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青少年足球人口占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接近55%,幼儿足球不断普及,校园足球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培育精英,实施青训工程。在遵循现代足球特点和足球运动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推进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足球青训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作用,挖掘潜力新星并通过持续性培养,为国家队和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更多的球员。到2030年,争取有多名梅州培育的球员进入各职业俱乐部和各级国家队。

  四是夯实基础,大力发展群众足球。发挥足协组织、管理和指导本区域足球运动发展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志愿者、足球教师等基层足球人员的培训力度。到2030年,全市各等级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千人以上。

  五是以赛促训,提升赛事品质。构建青少年足球联赛竞赛体系,充分发挥客家杯“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女足四国锦标赛和“两超”足球赛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效应,鼓励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足球赛事,扩大足球人口参与率,进一步扩大“五大杯”“四大赛”足球赛事规模影响力。至2030年,业余足球赛事的球队接近500支,形成1个至2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品牌。

  六是培根铸魂,传承球乡精神。依托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足球)保护与推广城市的独特地位,通过保护和创新,发挥梅州足球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将梅州打造成为足球文化特色鲜明突出、足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足球文化设施功能完备、足球文化服务普惠优质的国内一流足球城市。

  七是深化改革,提高足球协会管理服务能力。以构建政府和市足协分工明确的合作关系为目标,促进足球运动普及、发展、提高。到2030年,市足协实体化运作机制和良性发展模式全面构建,足协的造血能力和管理服务社会足球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八是扶持实体,构建特色足球产业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呵护足球产业健康发展,发挥职业足球总部经济的“虹吸”效应,聚焦全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支持和发展体育制造业实体经济,做强特色品牌赛事经济。到2030年,力争实现有1家足球企业上市,全市足球产业总产值接近10亿元。

  九是推进股改,打造百年足球俱乐部。培育发展足球俱乐部,形成梯次发展的态势;加快足球俱乐部股份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市场化、多元化发展;不断优化职业足球治理机制,培育职业足球健康可持续发展土壤,让俱乐部成为城市品牌。

梅州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传承文化:追寻150年足球初心和梦想

  将时针回拨至150年前的1873年,西方传教士边得志、毕安跨越万里,从欧洲来到梅州五华元坑小山村,创办教堂和学校,并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生踢足球。由此,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种子被率先播撒到了梅州的土地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百年球乡精神,传承优秀足球文化,激发全民参与足球的热情,让广大群众更广泛地爱上足球运动,享受足球乐趣,让草根足球、人民足球、群众足球、纯粹足球深入人心,2023年梅州开展了在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展15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让足球事业坚守初心使命,注入更多活力,传递更多激情,奋力实现梦想。通过开展LOGO、图片、梅州足球宣言等主题征集、系列足球赛事、开发足球文创产品,央视足球专题片、“元坑寻根之旅”、“长隆·梅州草根足球嘉年华”等六大主要活动,展示梅州“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和“足球之乡”风貌,推动全市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中国足球协会、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广东省体育局、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基层足球工作交流活动是国家层面的群众足球学习交流盛会,涵盖基层足球工作会议、足球工作典型案例分享、群众足球比赛观摩等诸多内容。

2023年基层足球工作交流活动

  纵观梅州足球150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其纯粹的热爱足球氛围与全民参与足球运动的体育精神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底色,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外宾时称梅县(地区)是足球之乡。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10个重点市县之一。1979年,梅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地区之一。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梅州“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城市·梅州足球之乡”。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18年,梅州被国家列为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中国足协青训中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19年,梅州入选全国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同时中国沙滩足球国家希望队也落户梅州,并全面启动创建中国足球特区工作。2022年,被确定为“十四五”时期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在梅州的城乡阡陌,到处可见人们踢球的场景。据2020年发布的《广东省足球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足球人口占梅州市总人口的28.3%,居广东省21个地级市首位。全市现有各类足球场地1034块,每万人平均2.6块,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足球赛事覆盖市县镇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每年赛事活动达5000场次以上,赛事频次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位居前列。中国足协于2021年7月发布《2020年中国省市足球发展健康指数报告》,梅州以82.8分高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无疑能够给中国足球未来的转型提供更多新思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之夜》节目两次聚焦梅州“足球之乡”2022年,新华社“点赞”梅州,称梅州为“南国广东一抹难得的亮色,愿低谷中这抹亮色,成为中国足球的‘报春花’”“这样的地方多一点,国足就更有希望了。”。

  梅州开展的“中国内地现代足球15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了梅州与全国各地体育、足球、人文、旅游等方面的交流,进一步推动群众足球、草根足球、泥巴地里足球的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实实在在地参与、融入足球运动,筑牢足球发展根基。

足球公益:支持梅州足球事业前行

  梅州市积极探索足球改革发展创新,经市委、市政府同意,2015年9月由梅州市体育局负责筹备,市财政局捐资400万元成立了梅州市足球发展基金会,旨在打造一个公益性质的足球产业“投融资”平台,对标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足球公益事业发展,通过设计和实施足球公益项目,开展更加丰富的足球公益活动,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把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与足球特区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加强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推进足球工作持续创新发展。

  梅州市足球发展基金会根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梅州足球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打通线上线下募捐渠道。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制定了《2023年筹资500万元足球发展公益基金计划》,以培养输送足球后配人才为宗旨,以校园足球、青训足球为重点,全力推动足球事业加快发展。2023年以来,支持五华县第十九届春节“球王杯”足球联赛;对在2023年中国足协青少年锦标赛(会员协会男子 U14 组) 比赛中夺得全国冠军的梅州客家足球队给予 10 万元的资助;向全市青少年足球队捐赠1100个训练用球,3000箱天然饮用水;组织每月一次趣味足球进社区、进学校(幼儿园),进乡村活动;支持《2023年横陂镇乡村振兴村级足球联赛》;组织梅州全民健身足球公益活动;组织举办面向全国广东梅州五人制足球争霸赛。

  梅州市足球发展基金会还联合市足协、《梅州日报》、球乡等全方位开展“讲好梅州足球故事—足球人·足球事”活动,挖掘梅州足球的人和事,通过微电影、微电视、足球动漫、抖音、故事图书等载体,联合官方媒体、自媒体,不断加强足球文化建设。

后记:希望梅州足球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梅州市在足球事业上的投入和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也为中国足球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作为足球之乡,梅州的足球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吸引社会资金、出台奖补政策等措施,促进了当地足球水平的稳步提升。

  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梅州足球发展,探索足球公益项目合作落户梅州。希望梅州以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为契机,遵循足球发展规律,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为中国足球发展创造梅州样板。同时继续完善设施,加大投入,为国家和广东省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也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像梅州一样,重视足球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球员和教练员,为中国足球的崛起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 2003-2024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