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还有4天,深圳赛区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日,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执委会邀请媒体记者到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供电局”)开展“深探全运”电力探馆活动,了解深圳赛区全运会赛事的电力护航体系。
在深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记者见到了该局运用电鸿、数字孪生、量子加密等一系列高科技打造的国内首套“全电鸿+量子通信”智慧保电系统。电鸿系统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开发的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当日游泳、射箭、羽毛球等比赛涉及的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等场馆的所有供电情况,都浓缩在了这张数字“保电图”里。

“我们在各级保电设备和场所的2000个监测终端安装了电鸿系统,使得不同型号、批次的设备能够跟保电系统‘说上同一种语言’,从而打通‘交流障碍’获取有效数据,这也是电鸿在国内大型活动电力保障中首次大规模实战部署。”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保电系统建设组成员李清介绍,“加上系统与巡检无人机、机器狗的协同运作,高空电线、地下电缆也被系统紧紧‘盯’着。”这样一来,供电设施数据实现实时上送、现场视频画面实现滚动播放。

“深圳赛区的120个保电场所,涉及深圳电网三分之一的变电站、约490回输配电线路,从220伏插座到500千伏高压设备,一有异常就能被捕捉并预警,并从智慧系统直达一线人员。”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负责人邓世聪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赛区,从志愿服务车到赛事场馆,从清洁能源工程到零碳变电站,深圳供电局以“绿电”为纽带,为重大赛事和城市能源低碳转型加油助力。
记者一行随后来到毗邻深圳湾体育中心的110千伏春晖变电站,该站使用全站钢结构、光导纤维照明等多种节能降碳技术和措施,实现变电站建设和运营期间二氧化碳零排放,为“零碳全运”提供实体支撑。

这里还建设了约1705平方米的全国首座零碳智慧科普基地——深圳电力文化科普基地。在科普基地4楼,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刘迪,介绍了深圳绿电绿证服务体系。南方电网通过采购7万张绿证,为十五运会深圳赛区赞助绿电使用量7000万千瓦时。这意味着,赛事期间深圳赛区所有比赛场馆将100%使用绿电,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相当于植树270万棵。
绿证是国家能源局核发的绿电“电子身份证”,可再生能源每1000度电量对应1张绿证。值得一提的是,11月21日,本届全运会闭幕式将在深圳举行,南方电网将在闭幕式期间创新采用“本地绿电供应+外购绿证+光储接入”的方式,多模式、多渠道以100%绿电助闭幕式精彩绽放。
(周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