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养老扶幼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一老一幼”既是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增强大国发展韧性的大事,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
日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的2024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公布,遴选出50个有故事、有品质、有温度的优秀案例,其中有多个针对养老扶幼领域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典型案例,给不同地区的老年人生活增光添彩,也让孩子们拥有健康成长的童年。
石家庄市藁城区太极拳协会志愿服务队选拔有资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利用建立的辅导站点深入基层进行体育教学,目前已有12个较为系统的习练站点,覆盖多个村镇和社区。团队长期为老年人传授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等传统武术项目以及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气功项目。通过练习,帮助老年人有效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增强体质。
福建省尤溪县柔力球协会则开展面向当地老年人的柔力球培训志愿服务,由柔力球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多个晨练点组织老年人进行柔力球练习,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柔力球运动,使老年人健身形式更加丰富。
南通市木兰运动协会针对当地个别街道老年人口达65%的实际情况,常年走进社区、敬老院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木兰运动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健身指导、慰问演出、体育锻炼、知识咨询等形式为老年群体服务。为更好地推进“体育文化养老”,木兰运动协会还打造了一支南通市老年大学木兰代表队,队伍在国内外的木兰专业比赛中获得多个荣誉奖项。
除此之外,协会还贯彻全民健身“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经常组织骨干走进中小学开展木兰拳公益指导,帮助零基础的同学成功掌握了技术动作,并在学校进行汇演,小朋友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起到了一定的文化启蒙作用。
这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开展,不仅给老年人带来科学健身的方式方法,也让他们有机会与他人交流互动,丰富了晚年生活,在一招一式的练习中享受运动的乐趣,相互鼓励和陪伴,提升了社会归属感。同时,也让孩子们有机会科学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养成运动的习惯,对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