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等文件精神,传播足球公益理念,促进高校足球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持续发起并实施大学生足球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助力足球运动的发展。
自2021年以来,该项目惠及全国30所高等院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足球赛事、开展足球公益支教活动、组织县域足球教师培训以及推动足球教学与科研工作等一系列公益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群体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与活力,全方位促进了高校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足球赛事方面,项目共组织开展包括五人制、七/八人制和十一人制赛事校园足球赛事9000余场,累计受益学生超过36万人次。其中,中华女子学院举办了2023年中国女子高校足球邀请赛,来自全国的8所女子高等院校的1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展现了青年女性的力量与魅力,激励着更多女性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同时,为促进各民族学子的交往、交流、交融,项目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了2024年“石榴籽杯”高校男子足球赛,来自全国的16所民族高校的329名学生运动员参赛。本次赛事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的相继报道,影响效果显著。
在足球公益支教方面,项目所培养的近500余名大学生前往近30个偏远地区,并在其中的近150所学校进行支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学校足球师资不足的问题,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校园足球文化融合和教育资源共享。中华女子学院策划的女大学生足球支教行动,更是鼓励师生们“积极参与,发挥特长,传递热爱足球、热爱体育的火种,让更多人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获得健康、汲取力量”。

在县域足球教师培训方面,项目组织了县域学校教师的足球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惠及县域学校超过500所,受益教师人数近2000人,使一线乡村足球教师有效提升足球专业技能、改善足球教学质量,并且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为偏远地区足球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足球教学与科研方面,项目带动多数院校开展了足球普修课程、选修课程,并编写课程教材、录制了足球视频课程,有效地吸引了众多对足球感兴趣但缺乏获取足球信息渠道的爱好者,受益总人数超过2万人次。在理论层面更是创新了足球理论成果,12所项目高校积极开展足球文化相关研究,累计产出理论研究课题报告17份。
高校是发展校园足球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足球公益项目的实施,点燃了大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和足球文化的认同,营造了良好的足球氛围。大学生作为校园与社会的纽带,将足球的“种子”带到了乡村县域,有效扩大了足球运动的范围和人群,进一步助于了足球文化的传播与培育。随着这一系列深入而全面的公益活动的圆满收官,大学生足球公益项目不仅圆满实现了其既定目标,更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