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生威 确保路跑赛事不“跑偏”

2025-04-10 09:24中国体育报

  近年来,日益火热的马拉松等路跑赛事赶上了体育产业的风口,让整个行业感受到了“飞”一般的感觉。然而在这样的“红利”面前,如何以足够的冷静和清醒携手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和挑战,合力推动路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却是行业内各相关参与主体必须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时代课题。

  当前路跑赛事的制度建设正在不断完善,行业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赛事“跑偏”现象还是会时不时地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前不久低龄跑者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一事就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其实,《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办法》中早有明确规定:参加马拉松项目运动员须在比赛当年年满20周岁,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运动员须在比赛当年年满16周岁。此外,多数路跑赛事组委会在相关《竞赛规程》中也都对选手的参赛年龄有明确要求,一般规定参赛选手年龄应在当年满16岁以上。

  马拉松等长距离路跑赛事之所以确定年龄门槛,是出于抵御参赛风险的考量。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长距离跑步项目对于参赛者体能要求较高,不适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强行高强度大负荷参赛容易引发运动损伤乃至生命安全风险。

  然而,国内马拉松赛场上多次发生未成年人违规参赛事件,且多为报名成功的家长带着未报名的孩子“蹭跑”的情况,部分家长无视规则要求、违规“蹭跑”参赛,将未成年人置于风险之中,本身也违背了体育和教育的本义。更有相关赛事组委会竟然“稀里糊涂”地让监护人签署所谓的“免责声明”,这种明显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制度存在明显冲突的所谓“声明”并不能成为有关方面失职失责的“护身符”。

  让铁尺长牙,让制度生威。制度不是摆设,必须实实在在地发挥效力,才能切实起到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包括行业监管者、赛事主办方、承办方、参赛者等在内的各参与主体,认真宣传、学习、尊重并运用好制度,认真将各方责任落到实处,才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和挑战面前,把握住机遇,控制好风险,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大道上不“跑偏”。

  (葛会忠 李东烨)

编校:陆秋萍

审核:董安

编校: 陆秋萍
审核:

相关阅读

© 2003-2025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诉举报: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