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地太好了,作为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我们以前在小区里面打球,遇到刮风下雨只能暂停。现在不仅能风雨无阻,每周三还有省队教练来指导我们,大家球技进步非常明显。”7 月 2 日上午,家住成都东郊记忆附近的邓萍来到离家不远的成都城东体育公园乒乓球馆练球,这已成为她和球友们的生活习惯。
城东体育公园乒乓球馆有两层楼共计 20 多张乒乓球桌,免费提供给周边的市民使用,极大丰富了大家的运动生活。“每周一、三、五基本上都会来城东体育公园打球,我们球友间有很多微信群,大家可以一起约着过来打,因为乒乓球还结识了不少朋友。”家住成华区的符强华说。
	
国字号队伍来助阵
近年来,随着国乒多次来成都进行集训,以及世乒赛、大运会、混合团体世界杯等世界顶级乒乓球赛先后落户成都,四川的乒乓球热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中,成都城东体育公园的热闹景象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借助这些契机,四川省体育局和中国乒协一同力推奥运冠军们走进成都的公园、社区、学校,让原本就在四川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国球”受到更多人喜爱。今年 5月 2 日,成都城东体育公园刚刚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公益活动——“致敬劳动·国球进公园”,这场活动邀请了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王励勤以及包括王皓、马琳、肖战、邱贻可等人在内的国乒教练团。同时,包括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梁靖崑、林高远等人在内的国乒队员们也悉数参与。今年4 月20 日,“国球进公园·百园万人齐乒乓”首届“成华杯”全民乒乓嘉年华暨 2025 年四川省“国球三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城东体育公园拉开帷幕。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乒乓球协会主席高亚翔,奥运冠军陈龙灿,世界冠军陈平西与四川乒乓球队的许锐锋、严升、杨蕙菁、罗雪等人一道,与上千名成都市民互动,共享乒乓球带来的快乐。随着乒乓球在空中跃动,专业与业余的界限瞬间交融,全场气氛火热。像这样的活动,近几年来在四川已逐渐成为常态。
	
国球普及度不断提升
“国球进社区 国球进公园”活动旨在通过“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丰富群众健身活动空间,满足百姓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进而让更多人走进运动场地,将过去的观众变成体育活动的主角。早在 2020 年 8 月,四川省体育局就已开始举办“百城千乡万村·社区”乒乓球大赛,四川省乒乓球协会积极组织该项赛事,并积极号召全省各市州乒乓球协会、各乒乓球俱乐部、各乡镇街道办、社区、乡村参与协办此项赛事,整个 2020 年,16 个市州,55 个多区县 370 多个乡镇、社区开展了“百城千乡万村·社区”乒乓球大赛,组织超过了 580 场次,
4200 余个村庄直接或间接参与,参赛规模超过 19000 人次,带动观赛及体验人次超过 53000 人次。到了 2023 年,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乒乓球大赛全年共在全省范围内 220 个站点举办超过 1200 场次的比赛,覆盖 21 个市州,真正做到了全省全域覆盖,参赛及体验人次也攀升至 110 万人次。两组数据背后,充分展现了“国球”在四川普及度的不断提升。
	
基层推广不遗余力
在“百城千乡万村·社区”乒乓球大赛创立之初,汪校忠和程建勋就全力参与。从杭州退休后,汪校忠定居成都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一直喜爱乒乓球的他很快就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有大面街道文化服务站原站长程建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21 年,大面街道民乐国球俱乐部正式成立。4 年来,俱乐部依托大面街道文化服务站,深入街道 16 个社区,成功举办覆盖老、中、青三代的乒乓球赛事及活动百余场,四川省乒协常务副主席、奥运冠军陈龙灿都来到社区与居民们互动。谈起社区的乒乓球氛围,汪校忠表示,“我们的场地条件非常好,不仅有空调,还有四个标准球台,每天早上大家都会来打球。经过这些年在社区里推广,已经有数百人常年参与乒乓球锻炼。去年我们举办的‘体彩杯’中国乒协‘国球进公园’户外乒乓球系列赛事活动,有超过 800 名乒乓球爱好者踊跃参与。”
除了成都市区外,在四川的其他地方,乒乓球也走进了更多公园和社区,甚至走到了田间地头。2023 年,雅安市名山区乒协成功举办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共27 个站点的群众乒乓球比赛活动。参赛人数达800 多人次,观众人数达3000 多人次。
在推广赛事初期,名山区乒协负责人李荣辉吃尽了苦头。“为真正把乒乓球体育活动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我们租用农用车向比赛站点运送乒乓球台和设施,每个比赛站点乒乓球台 2 张以上,乒乓球比赛计分等设备设施也要保证齐全。一些 60 多岁的村民,观看了乒乓球比赛活动,动情地说‘我还是在 50 多年前读书的时候打过乒乓球,你们开展这一活动,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我一定要从现在起,继续打乒乓球,参与全民健身’。每当听到这些,我们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雅安市名山区因为茶叶为外界所知,如今,在省乒协的关心和帮助下,乒乓球逐渐成为他们的另外一张名片。
正如四川省乒乓球协会陈龙灿所说,“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周边居民更便捷地享受到乒乓球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如今的四川,在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通过举办高能级乒乓球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本土乒乓球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乒乓球根植进四川人民的生活,让“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真正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惠及更多群众,而这也正是开展“国球两进”活动的初衷。(本报记者 李博)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