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品牌赛事打造“国球两进”洛阳新引擎

2025-10-30 17:04华奥星空

  “开车 100 公里来参加‘洛阳球王’的比赛,不仅打爽了球,还带家人逛了龙门石窟,尝了洛阳水席,我明年还来参加比赛!”来自焦作的参赛选手苏志文的真切感受,道出了洛阳“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的独特魅力。

  三年来,小小的乒乓球在河洛大地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更以“体育 +”的乘数效应激活消费市场,构建起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生态,为城市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洛阳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红飞表示:“‘洛阳球王’乒乓球争霸赛是洛阳‘国球两进’活动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洛阳球王’赛事依托洛阳构建的‘片区、社区、小区’三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区体育公园的乒乓球设施,推动‘国球两进’活动落地见效。如今,以‘洛阳球王’赛事为引领,洛阳已扩展出篮球、匹克球等系列争霸赛,通过‘体育 +’模式带动更多健身运动开展,实现提振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目的,成为‘国球两进’活动在洛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以赛汇势 聚人气带消费

  周末清晨,洛阳各区的乒乓球馆和运动场里总能听到清脆的乒乓球撞击声——这是“洛阳球王”乒乓球争霸赛周海选赛的日常场景。洛阳市以该赛事为引领,通过“周海选赛 - 赛季决赛 - 年终总决赛”的层级体系,让普通爱好者拥有了从社区球台走向市级赛场的机会。

  2023 年为期 3 个月的“洛阳球王”乒乓球争霸赛,135 场周海选赛、3 场赛季决赛和 1 场年终总决赛层层递进,吸引 8100 名选手参赛,带动 2.5 万群众参与其中;2024 年全年共举办 7620 场次比赛,其中县区赛事 2688 场、市区赛事 3072 场,年终总决赛吸引超过 30 万人次观看直播;2025 年第一赛季决赛中,30% 的选手来自山西、浙江、郑州等地,他们的加入让第一赛季决赛精彩纷呈,争夺愈发激烈。

  在洛龙区海选赛的赛场边,68 岁的张福寿正忙着给球友们提供服务,虽然年纪超出比赛规定年龄,但他为赛事服务的热情丝毫不输年轻人。“我就是想为乒乓球友们把活动场所守好、把服务做好、把平台搭好。”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声音洪亮,“只要能让大家有个好平台锻炼身体,比啥都强。”

  赛事的辐射效应远超体育范畴。据统计,三年来,超 4000 名异地选手奔赴洛阳,直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消费。每到季决赛和年终总决赛期间,赛场周边宾馆持续爆满,单赛季就能拉动千万元消费。

  以场筑基 释放体育新活力

  “球友是越来越多!爱上这项运动就很难放弃,我天天来打卡,还会拉着朋友一起来。”在厚德园社区体育公园锻炼的马先生一边擦汗一边说。体育公园的乒乓球台旁,挤满了挥拍激战的市民,夕阳下的白色球影划出一道道活力弧线。

  马先生的感受道出了社区体育公园的人气密码。“每天最少五六十人来这打球,尤其下班时间,台子根本不够用。要是早上想来打球,五六点就得占球台。”他笑着说,2022 年开始在这里打球,见证了球友队伍的壮大,“要是来晚了,得等四五个人轮完才能上场,等待时间比打球的时间长两三倍,虽然人多,但是随时能有人一起打球的感觉特别开心。”对从事脑力劳动的马先生来说,这里不仅是健身场,更是社交圈:“这里全是‘球搭子’,个个都加了微信,随叫随到。呼吸着新鲜空气打球,啥压力都释放了,浑身轻松!”

  这样的场景在洛阳社区体育公园随处可见。三年来,洛阳通过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将闲置绿地、旧厂房、社区空地改造成健身乐园,为公园配备乒乓球设施,通过“国球两进”活动,让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与赛事的深度融合,让乒乓球运动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

  截至 2024 年底,洛阳共建成 280 个社区体育公园,为全市增加体育运动场地 80多万平方米,辐射 400 多个社区,使中心城区“15 分钟健身圈”大跨步迈向“10 分钟健身圈”,为近 200 万居民健身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建成后的社区体育公园,按照“公益 + 低收费”惠民模式运营,室外部分全年免费向群众开放,室内部分采取低收费开放模式,以“365 元年卡”为主要产品向群众开放,同时结合增值化服务,弥补运营、管理、维护经费。

  体旅融合 打造“洛阳样本”

  “打个比赛被洛阳圈粉,这波‘体育 + 文旅’的联动我给满分。”来自山西的国家一级运动员万佳的社交媒体这样写道,获赞超 5 万。像这样的外地选手,赛后化身 “城市体验官”,带动洛阳文旅消费增长的案例,在“洛阳球王”赛事中已成常态。这种“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融合效应,源于洛阳对赛事经济的深度挖掘。从赛事 IP 的培育到配套服务的升级优化,从体育场景到消费市场的激活释放,这座古都正以赛事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的全方位升级。景耀文坦言:“我们希望通过乒乓球这枚‘小球’,把洛阳的文旅魅力传递给全国,如今看来,这个目标正在实现。”从社区球台的清脆声响,到文旅市场的热闹喧嚣,再到体育产业的蓬勃生长,洛阳“国球两进”活动用三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体育消费的精彩答卷。这颗穿越球网的乒乓球,不仅转动着全民健身的活力,更激发出城市经济的新动能,为新时代体育消费升级提供了鲜活的“洛阳样本”。(本报记者 张小可)

编校: 李鑫
审核: 张矣韵

相关阅读

© 2003-2025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诉举报: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