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2022-03-23 15:05成都市人民政府

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19日

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广大市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热爱运动新风尚逐步形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86%。但全市全民健身市场主体培育不强、新兴时尚运动项目推广不够、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施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亟待破解。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市民健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府发〔2022〕6号),结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的通知》(成办发〔2021〕84号)和《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扣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目标,把运动促进健康作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相适应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对优雅时尚的城市精神塑造,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加彰显,全市运动空间布局更优、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更精、市民健康素养更高,基本建成彰显公园城市底色的健身活力之都,进一步夯实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基础。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基本建成方便快捷、举步可就的“5分钟便捷健身圈”,功能齐备、类别齐全的“15分钟功能健身圈”和服务优质、配套完善的“30分钟品质健身圈”;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25名;通过塑造全民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促进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

  二、工作任务

  通过实施市民场地设施补短板、健身活动品牌推广、科学健身指导提升、优质体育产品供给培育、都市健身圈协同发展“五大行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

  1.重点推动“家门口”运动空间建设。聚焦市民就近健身需求,合理优化各类场地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健身环境,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废旧厂房、建筑屋顶、桥下空间、城市“金角银边”剩余空间和新建社区综合体、宜居乡村等,推动每个社区(村)至少建成1个“社区运动角”。持续开展“成都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社区(村)”创建工作,推动城乡全民健身设施一体化、均衡化。

  2.着力推动公园城市“镶嵌式”体育设施建设。依托环城生态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蓝网、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户外运动资源,丰富公园城市健身场地类型,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00处。各区(市)县新建或改建符合国家、省建设标准的体育公园不少于3个。支持打造一批集运动锻炼、亲子游园、体育培训、娱乐消费为一体的示范性多功能体育公园。力争环城生态公园等天府绿道示范段纳入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3.持续推进“三级三类”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覆盖市—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满足赛事—竞训—健身需求的“三级三类”体育设施体系建设,推进区(市)县级“一场一馆一池”全覆盖,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功能设施配套,为市民提供高品质运动健身场景。

  4.稳步推进智慧场馆建设。聚焦成都大运会场馆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率先打造一批集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健身预订、赛事活动信息发布、流量监测、健身影像分享于一体的“运动场即摄影棚”的示范性智慧场馆,为市民提供更加智慧、便捷、舒适、新颖的运动及观赛体验。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的评估督导和绩效考核,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效能,实现体育场馆管理智能化、服务智慧化,提升市民健身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

  5.不断提升健身设施管理使用效率。鼓励配建包括但不限于健身小径、笼式足(篮)球场等标准或非标准“室外智能健身房”。落实体育场地设施属地运营管理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探索开展室外健身器材“一键报修”工作。鼓励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支持各区(市)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经营、维护辖区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

  (四)实施健身活动品牌推广行动

  6.做响“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不断完善“天府绿道健康行”“社区运动节”“乡村运动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固化品牌活动办赛机制,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选拔参赛机制,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全民健身大会、全国社区运动会、四川省运动会等国家、省级全民健身赛事,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结合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落户等创新实施“绿道生活节”“乡村运动节”“楼宇运动季”“蓉漂体育节”等各级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分级评定机制和“城市联赛”活动体系,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

  7.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徒步、路跑、骑行、铁人三项、棋牌、台球、门球、太极拳、体育舞蹈等市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创新开展亲子活动、家庭体育等幼儿运动。广泛开展武术、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大力推广极限、山地、水上、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和时代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

  8.大力推广普及足球、冰雪运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健全以班级、校级、区(市)县级、市级预(决)赛、总决赛等常态化、纵向贯通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发挥全国县域足球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创办社区(村)足球联赛,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高质量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推动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发展,实施“蓉城市民冰雪运动推广计划”,因地制宜开展冰雪运动进景区、进商场,积极开展花样滑冰、冰球、滑雪、桌上冰壶等市民喜爱的冰雪健身活动。

  9.加大全民健身活动与重大体育赛事融合力度。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2024年汤姆斯杯和尤伯杯赛、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为契机,提升市民观赛体验,增强市民健身意识。加强各级全民健身活动与重大体育赛事、重大节庆活动的有效衔接和配套组织,通过高水平体育赛事培育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组织者、志愿者并鼓励其投身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中,以“名赛”带动“民赛”,引领市民由观赛人群转变为参赛人群,推动形成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互促互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10.发挥体育社会组织枢纽阵地职能。完善以成都市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市、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实现全市区(市)县级体育总会全覆盖。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推动体育总会向街道(镇)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村)。鼓励体育行业协会抓住“双减”政策机遇,加强内部治理、强化行业自律、创建服务品牌、普及健身项目,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承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各区(市)县积极构建“1+2+1”基层组织网络,即各街道(镇)均建成1个综合性体育社会组织,社区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2个、村级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1个。

  (五)实施科学健身指导提升行动

  11.不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加快市、区(市)县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报到制度,提升指导服务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推广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加大“社区运动健康师”培训力度,建立科学健身指导标准化服务流程。鼓励各区(市)县依托本级全民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站(点)。

  12.丰富科学健身指导产品供给。依托“运动成都·体育生活地图”,打造特色化、智能化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健身指导。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评价公益服务活动,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为市民量身定制健身方案。优化完善“成都体育锻炼适宜指数”发布渠道和内容,广泛推行“互联网+体质健康全城约”模式,为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提供气象预报、安全评估、运动能力测试与评价、个性化运动处方服务。鼓励各区(市)县充分利用住宅小区、办公楼宇等一楼入户大厅创新开展“一楼体育”工作,加强运动健身知识宣传、国民体质监测推广,扩大科学健身受益人群覆盖面。

  13.切实提高重点人群体育素养。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融合,形成面向所有在校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相互衔接、重点项目全覆盖的分层分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供给体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健身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建立课后体育家庭作业督查反馈机制,帮助在校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57.5%。扎实推进老年人体育工作,充分发挥市、区(市)县两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重要作用,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积极推进残疾人体育工作,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和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持续做好机关干部职工、农民、妇女、幼儿、驻蓉部队、在蓉外籍人士体育工作,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全龄共享,友善公益”的城市气质,力争市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达94%。

  14.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吸收文体明星、退役运动员、高校学生进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探索与在蓉高校、职业学校建立以“学分制”“实习制”为主的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健身活动等全民健身公益服务工作机制,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各区(市)县至少推出1个特色化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

  (六)实施优质体育产品供给培育行动

  15.扩大体育消费新供给。大力发展以极限、冰雪、航空、汽摩、电子竞技等时尚运动项目为引领的新兴运动项目产业,拓展体育消费新领域。优化职业俱乐部、体育赛事、体育服务综合体的产品供给,构建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梯度孵化体系,发展壮大体育消费平台型企业。鼓励发展体育主题乡村民宿、体育主题乐园,大力推动数字体育、体育会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养、体育用品租赁、体育团建定制服务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16.营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支持围绕体育消费开展消费场景创新,推动以体旅融合发展为龙头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将体育消费场景与亲子互动、公共艺术、户外游憩、微度假、田园生态旅居、休闲餐饮等业态叠加,创造独特体育消费体验,引领体育消费时尚,传播具有成都生活美学特征的体育消费文化理念和价值。鼓励发展全时段体育消费业态,鼓励在特色商业街、健身步道开展夜跑、夜骑等夜间健身活动,促进体育夜间消费发展。积极打造集文化宣传、旅游推广、纪念产品发布、观赛服务、住宿餐饮、运动社交、主题活动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场景。

  17.构建体育消费新生态。定期发布体育市场供需机会清单,支持体育企业开发新产品满足市民健身新需求。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打造“运动成都大数据服务平台”。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创新开发“运动银行”模块,建立市民个人运动积分体系,探索运动换积分、运动换消费券,推动运动健身成为市民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泛体育产品与服务消费。

  (七)实施都市健身圈协同发展行动

  18.加快推进成德眉资体育同城化发展。深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成德眉资体育同城化”发展战略,推动四市全民健身工作向紧密型、实质性、一体化融合的大都市区发展。重点加快四市公共体育服务共建共享,推行“一卡通”在体育场馆、健身机构的应用,推动形成“都市1小时健身圈”。

  19.深入推进成渝体育协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唱好“体育双城记”,促进成渝两地全民健身领域规划衔接、制度同构、政策联动、工作互动,通过活动联办、场馆共享、平台共建、项目共推,推动巴蜀体育文化交流和市民交往,提升成渝地区社会聚合力和人民健康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巴蜀特色、天府韵味的合作成果。

  20.扩大国内外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体育城市体育交流,以体育为桥梁走向世界舞台。积极申办、联办、举办全球、洲际大型体育会展活动和高水平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发挥成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的体育交流合作。

  三、保障措施

  (八)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区(市)县应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九)保障资金支持。市、区(市)县两级政府应将全民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面向社会、重在基层、属地为主、钱随事走的原则,加强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维护)、活动实施、组织建设、人员配置等保障体系建立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兴办全民健身公益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十)壮大人才队伍。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

  (十一)加强安全管理。加强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安全监管和健身活动安全风险管理。鼓励各级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坚持防控为先、动态调整,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十二)强化监督评估。建立政府、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工作平台,采用多层级、多主体、全方位的方式对全民健身发展水平进行立体动态评估,注重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不断优化全市全民健身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测评方法,为衡量区域间全民健身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表扬。

  (十三)加大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及新媒体等各类宣传阵地,开辟工作专题、专栏,讲好健身故事,倡导科学健身理念,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持续引领热爱运动新风尚,培育健康生活新方式。

相关阅读

© 2003-2023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