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海南,椰风伴着掌声,笑脸映着红旗,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海南·海口站)“体育文化进校园”在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一小学内温情启幕。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杨秀丽、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郭伟阳携手入校,将奥运拼搏精神与中华体育文脉注入校园,带来一场沉浸式体育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以“传承中国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旨在为青少年搭建起与奥运榜样面对面的桥梁。当杨秀丽、郭伟阳两位奥运冠军步入校园时,学生们瞬间沸腾。活动中,学生代表为奥运冠军献上鲜花与红领巾,杨秀丽感慨地说:“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样子,就像看到了当年追逐梦想的自己。”
杨秀丽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农村野丫头” 到奥运冠军,每一步都靠着“不放弃”的精神。她从自己的童年切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讲述了13岁背着行囊走进体校的初心——体校教练一句 “柔道能为国争光”,让她顶住家人的反对,坚定选择了这条道路。体校的艰苦训练、省队的汗水付出、国家队的陪练经历,杨秀丽在分享环节娓娓道来:“做陪练时,我每天要被摔倒上千次,但我把这当成学习机会,仔细研究、摸清了不同对手的战术特点。备战北京奥运会时,膝盖受伤、眼睛被撞得模糊,我都拒绝暂停训练,因为我知道,站上赛场就是为国家而战。”当讲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决赛加时赛,她凭借意志力以“一本”战胜古巴选手夺得冠军时,报告厅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退役后我当教练、读博、做老师,就是想把‘永不言弃’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杨秀丽真诚寄语,“你们不管学什么,都要记住:汗水从不说谎,再坚持一分钟,就可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郭伟阳的开场则充满活力,他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向同学们发起互动挑战:“敢上台试试俯卧撑,超越自己吗?”6名同学应声登台,他边为挑战者加油,边点赞坚持做完20个俯卧撑的同学:“这就是超越!体育教会我们自信。”郭伟阳坦言,自己并非天赋型选手,小时候体弱,练体操只为强身。在这一过程中,他曾住体校仓库、手掌磨出血泡,还两度“被放弃”。但他靠绑沙袋加练、全年无休追赶,一步步越走越远。2012年伦敦奥运会,郭伟阳临危受命替补参赛,即便预赛失误,仍凭借21年积累的韧性,在决赛赛场上与队友零失误夺金。“把替补当主力,困难时给自己打气。”他寄语学生们,“愿你们借体育养自律,做自己人生的冠军!”
提问环节,学生们争相举手,将心中的疑问向冠军倾诉。五(3)班的徐唯赫问杨秀丽:“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强大的对手,您当时是怎么应对的昵?” 杨秀丽笑着回复:“你要想成为冠军,你的对手一定也具备冠军的实力。所以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你最大的对手就是你自己,不断突破自己,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蜕变。”五(3)班的田轩问郭伟阳:“小学生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 郭伟阳回应:“从学会坚持和自律开始,先找到喜欢的事,比如喜欢跑步就每天练,喜欢画画就坚持画,梦想是靠一步步积累的。”
分享会结束后,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的“体育六艺”展板前,4名学生带领冠军“穿越古今”,分别介绍 “礼、乐、射、御、书、数”展区。“‘礼’是古代礼仪,就像我们上学向老师问好;‘射’是古代传统体育项目,核心在于锻炼专注力与精准度——我们学校的投壶游戏,正是从古代‘射艺’衍生而来的,让大家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另一边,操场上的特色文体活动也吸引着冠军们的目光——10名书法班学生现场挥毫,写下“体育强国”“拼搏”等字样;掐丝珐琅展台前,学生向奥运冠军展示亲手制作的奥运主题文创。最热闹的当属运动互动环节,杨秀丽和郭伟阳在“不倒森林”游戏中,和学生们一起握住长杆,配合保持平衡。“和冠军一起玩游戏,太开心了!”参与互动的同学说,“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怕困难,坚持运动。”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教育厅、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主办。希望让体育文化和奥运精神走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体育、敢拼搏”的种子,未来成长为有梦想、有毅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记者 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