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海外揭幕战五度登陆日本,海外市场要如何开拓?

2019-03-25 09:13禹唐体育

  众所周知,棒球是日本最受欢迎的运动,同时日本也是当之无愧的棒球天才输出基地——铃木一朗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西雅图水手队和奥克兰运动家队在东京巨蛋体育场展开了两场较量,45岁的铃木一朗就此在父老乡亲面前上演了自己的大联盟谢幕演出。最终他所在的西雅图水手也以9-7和5-4的比分收获了两场胜利,现场超过45000名观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就是对这位传奇老将最好的致敬与道别。

  这两场比赛一票难求,现场的观众席座无虚席,日本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对其进行报道,显然,这也证明MLB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自从于1999年首次在墨西哥举办海外揭幕战以来,至今MLB已经举办了七次海外揭幕战,而其中的五次都是在日本举行。MLB对亚洲市场的重视可见一斑。

  MLB和日本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叶,当时MLB几度派出全明星球队与日本的棒球队进行交流赛,30年代的本垒打王、MLB名人堂球员贝比·鲁斯率队访日之时,可谓是万人空巷,引发了日本全民的关注。

  到了60年代,有了第一位登上大联盟的日本籍球员,日本也开始了对MLB赛事的比赛直播。90年代以来,野茂英雄成为亚洲籍球员赴美挑战的成功范例,这也带动了之后日本及亚洲籍球员的旅美风潮。

  自从铃木一朗于2001年踏上MLB赛场,更是掀起了MLB在日本的爆发式的热潮。MLB开始意识到日本市场的价值,于是于2003年决定落地日本,建立了日本办公室。

  如今,众多日本球员前赴后继登陆MLB,MLB在稳稳把握住这块除美国之外最大的棒球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中国这块更广阔的市场。

  与有着百年历史的日本棒球相比,棒球运动在中国还是相对小众。从2007年MLB在中国建立办公室以来,MLB从全方位入手,不仅让青少年能够零距离接触棒球,让大众从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平台看到棒球赛事,让MLB的时尚文化元素更接近消费者,MLB还提出了“培养棒球姚明”的策略。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MLB在中国市场巨大的投入也初见成效。如今已经有七名来自MLB中国棒球发展中心的运动员登陆了小联盟。随着他们的成长,当中国有朝一日出现一个像铃木一朗、大谷翔平这样的选手来连接本土市场,那必然会引发姚明登陆NBA时全民关注的效应。

  MLB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在不断巩固亚洲市场之余,MLB还着眼于全新的市场。今年6月29日和30日,MLB计划将两场纽约洋基和波士顿红袜队的焦点大战搬进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这也是MLB常规赛首次登陆欧洲。

  对于MLB来说,这也许是开疆拓土的一步,但同样来自北美四大联盟的NFL和NBA已对此驾轻就熟。NFL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在伦敦的温布利体育场举办常规赛,还与位于北伦敦的英超俱乐部托特纳姆热刺队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合同,在热刺的新球场竣工之后,NFL每年将在热刺主场进行至少两场常规赛。而从90年代以来,NBA就在日本、伦敦和墨西哥城举办了常规赛。

  不过,十足的野心并不意味着MLB将简单地照搬NFL和NBA在海外市场所做的事情。正如MLB在新兴市场一如既往的谨慎,MLB非常希望发挥棒球运动以及MLB球队和城市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够在伦敦形成一种关于棒球的文化认同。

  针对新赛季即将到来的伦敦赛,MLB推出了“The 108”项目,该名称的由来是棒球由108针的缝线所织成。在这个计划之下,MLB 30支球队将推出不同版本的杂志;与此同时,MLB还计划通过英国人最喜欢的摇滚乐,在伦敦Hackney Wick街区的Mick's Garage等演出场所举办音乐之夜,来更进一步联结英国与美国的城市文化。

  还有15个月,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将迎来棒球项目的盛大回归,这也是棒球运动走向全球视野的一次绝佳机会。毋庸置疑的是,在将棒球推向国际化的这条路上,MLB当仁不让。

  本文转载自禹唐体育www.ytsports.cn/news-19025.html,原文标题:MLB海外揭幕战五度登陆日本,MLB要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相关阅读

© 2003-2023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1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