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南拳文化,展南拳风采,论南拳发展。
在中华武术繁荣发展、全运会南拳热潮持续涌动的背景下,11月23日至24日,2025年全国南拳传承发展交流大会在福建永春县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共同主办,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福建省武术协会、中共永春县委、永春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与会代表合影
出席大会的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武术研究院副院长申振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武术联合会特聘专家陈国荣,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荣誉专家吴彬,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武术研究和反兴奋剂部主任樊义、副主任许猛,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邹志红,福建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代林彬,福建省武术协会会长高楚兰,永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玉品,永春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庄凯融等。本次大会汇聚全国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福建南拳传承人,系统推进南拳文化的传承、研究与创新,共商南拳发展大计。大会设置主旨报告、高端访谈、圆桌会议等环节,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包容、互鉴、互学、互建的交流平台。
焕发新生,南拳的时代使命
南拳作为中华武术体系中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流派,饱经历史锤炼,已升华为承载民族精神与人文品格的文化符号。从南少林的禅武合一,到民间拳社的代代相传;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播交流,到全运赛场上的英姿绽放,南拳始终以刚劲有力、内外兼修的精神气质,诠释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武术研究院副院长申振刚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强调,举办全国南拳传承发展交流大会,不仅是对南拳瑰宝的保护与传承,更是以武术为载体,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文明影响力,为强国建设贡献武术力量的生动实践。
永春探路,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
作为白鹤拳的发源地,永春始终将南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视为使命。永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庄凯融介绍,当地已逐步形成“传承有根基、发展有平台、传播有影响”的实践路径。
福建省武术协会会长高楚兰指出,福建是南拳的重要发祥地,永春更是南拳文化的璀璨明珠。300多年前,方七娘观白鹤起舞创立永春白鹤拳,2008年该拳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校园推广白鹤拳操,到海外设立传承基地,南拳在八闽大地早已超越拳脚技艺,成为连接海峡两岸、沟通世界的文化纽带。
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邹志红透露,即将发布的永春白鹤拳竞赛套路教材,标志着永春白鹤拳的传承发展进入了标准化、体系化的新阶段。
智慧风暴,多维度探讨南拳未来
在主旨报告环节,厦门大学林建华教授系统梳理了南拳的源流与发展;广州体育学院李朝旭教授阐述了南拳在联结粤港澳大湾区民众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张洪国以温州南拳为例,阐释传统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力的发展规律;中央民族大学陈进国教授则从“中国符号”视角,揭示了永春白鹤拳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高端访谈环节,两组专家分别围绕南拳传承发展的守正创新、海外传播、标准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指出,南拳的推广要走向科学化、数字化、国际化,同时要处理好传统与竞技“同源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圆桌会议
在23日下午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全国南拳界的传承人和专家学者围绕南拳的校园普及、数字化传播、国际化推广等议题畅所欲言,分享智慧与经验。
全运会冠军与传承人共展南拳魅力
大会期间,地术拳、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等福建南拳主要拳种传承人进行了精彩的南拳演练,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南拳全能冠军陈惠颖也带来专业展示。传承人和冠军运动员的同台献技,让现场观众领略了南拳的刚与柔、力与美、形与神、技与法的独特魅力。
11月24日,与会代表观摩了“永春白鹤拳”传承发展大会开幕式,并赴永春白鹤拳史馆、白鹤拳文化中心等地实地考察,深度体验永春功夫文化。

交流大会
开创拳种深耕模式
以“南拳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性交流大会,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主旨报告+高端访谈+圆桌会议+实地调研+拳种体验”的多元形式,实现了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深度融合。
从深耕一线的民间传承人倾诉传承困惑,到高校学者解析文化内核;从校园武术推广者分享实践经验,到资深教练、裁判剖析传统与竞技的关系——多元主题的深度对话构建起立体的智慧交流网络。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拳传承发展凝聚了共识、破解了难题,更打造了“拳种深耕”的示范样本,为中华传统武术各流派的现代化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为非遗武术的活态传承注入新动能。未来,南拳将以更系统的传承体系、更创新的传播方式,在体育强国与文化自信建设中彰显更大价值,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 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将持续加大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图片来源:中国武术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