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的2025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入选名单公布。本次征集累计收到申报案例338个,经过3个多月的征集与评审,最终遴选出30个兼具创新性、实效性与示范性的优秀案例,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在服务模式创新与基层实践深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自2020年起,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奔犇志愿服务团队”、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小螺丝”志愿服务队以“专业赋能全民健身,匠心服务健康湖南”为宗旨,联合湖南省及省内各市(州)太极拳运动协会,持续开展每月1至2次的科学健身指导促健康志愿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学健身指导促健康志愿服务分为“求真、求善、求美、求实、求创”五条主线。
在“求真”方面,团队立足科学普及,依托《健身教练》《运动解剖生理》等精品课程,开发“3分钟学会一个动作”系列微课,为办公族、宝妈等群体提供个性化健身指导。团队还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60场,服务群众2万余人。通过“体质监测开放日”活动,年均服务2000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万余份。
在“求善”方面,团队提升志愿服务温度,聚焦中老年人的运动需求,联合省太极拳运动协会开展“太极进社区”活动,培训志愿者辅导员200名,并在多地社区开设太极拳、八段锦课程。
在“求美”方面,团队将提升体能与培养审美相结合,激发全民健身新活力。《健美操》课程与湖湘文化融合,创编融入民族风元素的“湘韵健身操”“广场舞推广套餐”,带动1万余人参与锻炼。
在“求实”方面,团队巩固服务基础,构建“定点+流动”服务网络,规划遍布全省的“科学健身服务站”,定期安排志愿者驻点提供健身指导、器材维护等服务;推动“健身器材进乡村”,帮助2个偏远乡村建成“简易健身点”;承接以社区趣味运动会、太极拳锦标赛为代表的省级全民健身赛事30余场。打完这样一套“组合拳”,群众对于科学健身指导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
在“求创”方面,团队基于“学研训赛创”模式,孵化“青少年运动习惯养成计划”“职场人压力管理训练营”等原创项目,支持10余名毕业生创业,形成“服务-创业”良性循环。
据统计,在过去五年间,长沙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100余场,覆盖湖南省5个市(州),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未来,这支志愿服务队还将打造“奔犇健身云平台”和“传统武术数字化教学库”,扩大线上服务覆盖面,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只有持续推出特色项目和公益活动,助推专业体育资源下沉至基层,科学健身指导成果才能惠及更多湖南百姓。
(毛昀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