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江苏省体育总会引领下,以党建为核心,实施广场舞“一三三三工程”,将广场舞打造为凝聚群众、服务民生的“民心工程”和“红色阵地”,有力推动江苏广场舞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五级组织体系全覆盖 筑牢政治引领根基
协会聚焦“两企三新”党建强化政治引领的核心要求,构建“省—市—区县”三级党建联建机制,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协同模式实现党组织有效覆盖。2018年实现设区市协会全覆盖后,持续推进“县有协会、街有俱乐部、村有队伍”网格化建设,2019年区县协会建成率达三分之二,目前正推进街道俱乐部和村级队伍建设。
协会坚持举办三级会长秘书长培训班,形成“六好”“六强”“六善于”争创标准,创新“三个融合”“两个结合”培训模式,提升裁判员、教练员队伍素质。近三年,省市县三级协会开展公益关爱活动700余场。
党建引领转型突破 赋能基层治理新格局
江苏850万广场舞人群中,女性占80%、退休人员占70%。协会探索“行政管理+社会管理+自我管理”三结合治理模式,制定《江苏省广场健身舞管理办法》《广场舞爱好者自律公约》,成立志愿者队伍强化领队管理,将广场舞纳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配合专项检查指导保障工作常态化,噪音扰民投诉量连年下降。培育“五大员”志愿者队伍,广场舞场景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四个五工程”标准化运行 打造群众工作新阵地
协会立足广场舞服务属性与党建群众立场契合点,引领体育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实施“一三三三工程”:以文化建设为主线,打造民心、健康、幸福“三大工程”,构建全民健身、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三大平台”,培育传播健康、文明、幸福的“三大大使”。每年根据形势确定主题强化“三热爱”教育。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广场舞“云”直播培训及网上展演活动,累计举办29场公益培训,每场参与人数超3万人,线上培训总人数超78万。组织公益培训大篷车深入基层,节日期间组织公益培训进社区,开展跨省文化交流以及举办长三角展演赛、全国和美乡村展演赛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