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发布冰雪经济再掀热潮

2025-11-27 08:38中国体育报

  随着新雪季的开板,冰雪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从场景培育、旅游方案、产业融合到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冷资源”加速转化为“热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的发布,为冰雪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该意见提出,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扩大生产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供给,推动场景资源开放,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路径。这对于冰雪经济而言,意味着将有更多创新场景得以打造和应用,从而为冰雪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地推出旅游方案促发展

  黑龙江省印发的《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6年)》,聚焦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坚持市场化运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智慧化赋能,以“冰雪世界·龙马精神”为主题,持续实施“十大提升行动”,进一步丰富“十”大主题线路、“百”场美食盛宴、“千”台文旅盛事、“万”种龙江好物全链条产品供给。力争实现接待游客数量、游客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0%、15%以上,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辽宁省推出的《2025—2026年冰雪季辽宁省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若干举措》,以大众冰雪为核心,充分挖掘辽宁冰雪文化内涵,深度整合全域优质冰雪资源,构建“冰雪+”“+冰雪”等玩冰嬉雪多元业态和场景体系。通过推出系列冰雪旅游主题活动和惠民政策,培育独具辽宁特色的冰雪生活方式,扩大冰雪消费能级,推动冰雪经济成为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

  吉林省《关于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作用大力支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印发,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实施“吉冰吉雪英才”集聚计划,广开进贤之路;构建“吉冰吉雪工匠”培养体系,厚植人才沃土;创新“吉冰吉雪四季”人才保障机制,破解季节瓶颈;引导“各路英才”服务冰雪经济,鼓励全民参与的16条人社新政,大力支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疆全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5-2030年)》。目前,全区已建成A级景区776家,其中5A级景区1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全疆从事文旅及相关产业经营主体超过51万户,从业人员100余万人,越来越多人吃上旅游饭,实现增收致富。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累计建成体育场地8.88万个,冰雪运动场地118个。建成滑雪场103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5家。吉克普林、可可托海等雪场引来滑雪爱好者竞相打卡。这些场地不仅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更成为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基础。

  金融支持冰雪消费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印发的《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强化金融部门同发改、财政、商务及消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首都“双奥之城”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围绕“赛事+”、冰雪经济等消费场景丰富金融产品,探索开展“门票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着力培育精品赛事体系和赛事运营企业;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各类经营主体信贷投放。更好满足北京市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大力提振消费。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联合发布2025-2026年冰雪季内蒙古重点赛事活动,共计315项。通过持续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赛事‘三进’”“寻味内蒙古美食”等内蒙古体育赛事品牌,着力扩大体文旅商消费,加快推进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包含国际性赛事8项,全国性赛事活动24项,自治区级赛事活动23项,盟市赛事活动260项,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和旅游需求。

  县域冰雪经济成新增长点

  具有特色的县域冰雪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山西省朔州广武国际滑雪场作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国家3A级景区,地处“北纬39度黄金滑雪带”。自建成以来,接待量近30万人次,承办多场冰雪赛事,入选多个重要项目承办地。这里成为冬季经济的核心引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如今,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促进冰雪经济发展的号召,出台的政策举措涵盖了冰雪经济的多个方面和环节。从政策引领到具体行动,从人才支持到金融保障,从大型赛事到县域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在政策的推动下,冰雪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让冰天雪地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赵萌)

编校: 陆秋萍
审核: 董安

相关阅读

© 2003-2025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诉举报: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