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建章立制工作要求,精准对标国际篮球发展前沿标准,近期中国篮协完成了竞赛行业管理制度的全方位、系统性修订。此次修订涵盖6个核心文件,以“一体两翼三个重点”为总体思路,不仅进一步理顺了赛事管理的逻辑脉络,还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理念深度融入制度细节,为全国篮球竞赛活动划定了清晰且严谨的执行准则。
据中国篮协竞赛部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9月发布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版,经过为期一年的实战检验与动态优化,目前已 “转正”。试行期间,中国篮协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对制度细节展开精准打磨。与此同时,赛事参与主体日趋多元,旧有制度中存在的赛事相关方职责划分模糊、赛风赛纪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逐渐凸显,亟待出台一套体系完备、适配新时代需求的管理制度。
“一体两翼三个重点”的核心框架,搭建起中国篮球竞赛管理的全新坚实骨架。“一体”即以赛事活动管理为核心,牢牢确立了竞赛工作在行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两翼”分别为技术官员管理办法与运动员、教练员参赛指引,构成了赛事顺畅运行的两大支撑。“运动员、教练员和技术官员是竞赛的核心力量,相当于支撑篮球运动前行的两条铁轨,篮球赛事只能在这两条铁轨上稳健奔跑。”该负责人形象地阐释道。
“三个重点”进一步筑牢赛事运行的安全防线与长远发展底线。首要重点是赛事安全工作规定,这是所有赛事开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底线,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该负责人强调。制度中明确了赛前风险排查、赛中应急处置、赛后复盘总结的全流程安全要求,构建起闭环式安全管理体系。其次是赛风赛纪管理办法,管理范围不仅覆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核心群体,更将观众纳入监管范畴。针对观众的不良行为,制度设立积分制处罚机制,情节严重者可处以空场处罚,全力营造文明有序的观赛氛围。第三个重点是赛事互动监管办法,有效应对了过往“重放开、轻监管”的行业难题,明确了国际赛事审批、裁判跨区执裁等关键环节的监管要求,建立起以比赛监督报告、技术代表评估为核心的处罚依据体系,同时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与行业监管职责,确保各类赛事在规范框架内有序开展。
此次制度优化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篮球竞赛管理的规范性、引领性与前瞻性。规范性体现在全面厘清赛事各方权责,首次将支持单位、指导单位和备案单位纳入赛事共同体,明确各方职责边界,让赛事组织、运行、监管等各环节均有章可循;引领性体现在实现国际标准与本土实际的有机融合,强化运动员、教练员的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将反兴奋剂应知应会内容纳入参赛指引,全方位夯实行业发展根基。前瞻性则表现为制度设计的灵活适配性,将服装规定、报名表要求等细节内容归入对应指引手册,各省区市篮协等单位可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本地管理规范,形成全国统一、分层实施的科学化治理体系。
中国篮协此次制度修订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全国篮球赛事全面实现“学规、知规、明规、合规、守规,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良性发展状态。接下来,中国篮协还将制作普及手册,并通过赛前联席会、技术培训会等环节,推动制度内容落地生根。从试行探索到正式实施,从零散规定到系统体系,从借鉴学习到自主创新,这套竞赛管理体系不仅将有效助力各地办赛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更将为中国篮球优质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黄江惟)







